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人道公益伙伴座谈会在京召开

来源:东方网    2024-12-03 10:18
来源: 东方网
2024-12-03 10: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29日,“30而立 新征程再出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人道公益伙伴+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国红十字会会长何维,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可,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臧宝瑞出席会议并讲话。

何维对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立3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对坚守初心、不懈奋斗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同仁、人道同行者和人道伙伴致以崇高敬意。他指出,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国红十字会依据国际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实际相结合,创办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并将其发展成为中国红十字系统中一支公信力强、影响力大、作风优良、能征善战的重要力量。要聚焦高质量发展,为“三救三献”特色本职工作提供强大资源支撑,进一步优化救急救命的资源配置结构,提升人道服务能力。要积极参与和支持国际人道主义事业,在总会指导与支持下,在“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积极开展“接地气、聚人心、小而美”的国际人道救援、救助项目,形成助力民间外交合力。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公信力和发展活力,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通过公开透明来接受社会监督。要坚持依法治会、依法兴会,强化法律风险防控,坚持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希望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不忘初心使命,以更昂扬的精神、更开放的姿态、更辛勤的努力、更专业的能力赢得更多信任和支持,与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志愿者、媒体工作者等各界人道伙伴携手并肩开创中国红十字人道公益事业的新局面,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和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可指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已经成为基金会行业中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成为人道公益领域和红十字系统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站位。要坚守拼搏进取、善作善成的使命担当,坚持用红十字精神凝聚人心,以优质的公益项目吸引资源,以良好的服务和协作意识团结公益伙伴,积极主动对接最易受损群体的人道需求。要保持开拓奋进、追求卓越的创业精神,继续弘扬新时代红十字工作者崇高的人道情怀和不怕困难、敢闯敢拼的斗争精神,继续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建设成为全国最具行动力、创新力和影响力的基金会,在矢志奋斗中书写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臧宝瑞指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立30年来,募集款物超过123亿元,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作出了积极贡献。作为我国慈善组织的优秀代表,希望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党组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始终把牢正确发展方向;进一步站稳人民立场,自觉增强为民情怀,创新慈善方式,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进一步加强合规建设,完善内部治理,加强信息公开,不断提升透明度和公信力,将红十字精神发扬光大,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座谈会上,何维,王可,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孙硕鹏、王斌分别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人道奉献伙伴”“人道同行者”“人道服务伙伴”“人道传播伙伴”代表颁发致敬状。

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立东,中国红十字会专职副监事长张晓彬,中国红十字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会长郭长江,红十字国际学院院长、中国红十字会原副会长王汝鹏出席会议。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贝晓超、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轶凡、副秘书长周魁庆、郭阳分别宣读人道公益伙伴致敬词。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方、志愿者、媒体工作者、理事监事、社会监督巡察员、员工代表等参加会议。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