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个:杭州钱塘江海之城打造“绿色招牌”

来源:东方网    2024-12-03 16:17
来源: 东方网
2024-12-03 16: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绿色发展成为时代强音之际,杭州市钱塘区江海之城绿色生态城区重磅出圈,一举斩获全省首个省级“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标识”,于全省绿色赛道上拔得头筹,率先“C 位出道”,彰显区域绿色探索的斐然成果与先行姿态,引发各界广泛瞩目。

勇摘“绿色招牌”,历经严苛试炼

绿色生态城区作为现代城市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承载着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建设愿景,是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家园的核心依托。自 2012 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勾勒这一前沿概念起,全国范围内仅有 21 个地区荣膺绿色生态城区殊荣,浙江省内也仅有湖州南太湖未来城(长东片区)等 4 处成功获评。

今年 6 月,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DBJ33/T 1311 - 2024 正式施行,这份标准犹如精细滤网,涵盖产城融合、环境健康、交通便捷等 8 大类严苛指标,意味着评定过程需全方位权衡、多维度筛选。江海之城绿色生态城区迎难而上,凭借扎实规划与创新实践,一路过关斩将,成为全省首个依循此高标准评定、且斩获最高等级的城区,无疑是区域绿色建设实力的有力见证,为全省城区发展树起崭新标杆。

精铸绿色样板,点亮两大特色

江海之城绿色生态城区因地制宜,深植本土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本底与丰沛水系资源,匠心勾勒现代绿色城市蓝图,亮点频出,令人眼前一亮。

聚焦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堪称区域绿色蝶变的“重头戏”。该项目成功入选省级试点,规划治理面积达 8.54 平方千米,斥资 28.4 亿元,建设周期横跨 3 至 5 年。其间,河湖水质提升工程紧锣密鼓开展,围绕东沙湖水系全方位布局,加密污水管网、升级泵站与闸门设施,新建补水净化设施、构筑河湖生态缓冲带与人工湿地,从源头锁污、赋能水体自净,志在让区域河湖水质稳步迈向四类标准,实现“长治久清”,达成高水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同频共振。

打造绿色诗意居住空间,则是江海之城献给市民的“生活彩蛋”。步入融创·云帆未来社区,仿若踏入绿色秘境,绿道、游园、景观小品错落交织,巧妙与屋顶平台、阳台、立体连廊相融,织就立体多层次绿化复合系统,“开窗见绿”由愿景照进现实;同步探索“公园 + TOD”模式,精细打磨东沙湖、南沙大堤,青西三路 TOD、青六中路 TOD 等关键区块城市设计,无缝对接生产、生活、生态多元场景,重塑城市空间活力。

夯实绿色基底,阔步绿色征途

绿色发展之路,钱塘步履铿锵、行稳致远。今年 1 - 9 月,全区秉持高标准、严要求,全力攻坚生态环保难题,不仅提前完成市级下达的 165 项减排项目,还地毯式排查、监测、溯源区内 7129 个入河入海排污口,精准整治 44 家重点污染行业企业,为区域绿色转型筑牢坚实根基。

展望未来,钱塘区将秉持初心、乘势而上,持续深耕生态优化、绿色产业孵化与生活空间提质,徐徐铺展一幅产城人深度融合、绿意盎然的壮美新画卷。相信在绿色低碳征途上,钱塘江海之城必将持续发力、勇创佳绩,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为百姓幸福生活增光添彩,让绿色成为区域永恒底色,引领城市发展新潮向。(厉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