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文疃镇充分发挥党委书记领航作用,以三个领域突破项目为抓手,以党建思维破解发展难题,为实现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一、抓实基层党建突破项目,为经济发展“助力”
年初将“深化‘市场化’运营水平,助推乡村农产品产业全链条提档升级”作为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成立产业党委形成有利规模效应。打造中草药、林果、农副产品三条产业链,依托跨村联建、行业党代表工作室、片区党委等载体,实现连点成线、扩线成片、连片成群,目前三个片区连片经营土地面积超过4000亩。确立产业品牌提高产品加工水平。创建打造“福山长青”山鸡蛋、“金疚世家”艾绒产品等特色产品,擦亮“文疃好物”产品品牌。今年来,新打造在本地有一定影响力和经营规模的品牌13个。成立共富公司运营交易集散中心。依托党委领办合作社联合社探索成立共富公司,开展运营管理、电商培训、产品展示等业务;新建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20000余平,全方位提高农产品仓储、物流、交易、销售能力。
二、抓牢人才工作突破项目,为乡村振兴“赋能”
依托艾草等中草药产业,实施“‘文’艾人才品牌、‘疃’聚英才力量”党委书记抓人才工作突破项目。“一站式”人才服务,打造交流港湾。建立300余平的人才服务中心1处,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对接等综合性服务,举办人才沙龙等活动,征求产业发展建议32条。产学研深度融合,构筑人才高地。与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创建实训基地、科研工作站,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活动,累计培育本土农业人才400余人次。特色产业人才引领,推动品牌升级。集聚“齐鲁乡村之星”孙运周等产业人才,发挥“名人”效应,不断提升本地品牌打造和营销策略经营水平,“松山春”茶叶等本地特色产品实现年度生产总值1500余万元。
三、抓好队伍建设突破项目,为干部群众“立标”
紧扣“全、细、严、实”,坚持“选、育、管、用”,全面加强党员队伍、村干部队伍这两支队伍建设。实行党员“红黄榜”制度,促进党员作用发挥。开展“由事看表现,红黄榜上见”活动100余次,引导党员“亮身份、担责任、树形象”,督促党员主动领办服务事项,截至目前共评选红榜党员600余人次、黄榜党员30余人次。聚焦“三青”人才培育,激活后备干部动力。在10个行政村高标准储备“三青”(青年人才、青年党员、青年干部)人才21名,建立结对联系和人才管理制度,设置“产业发展特派员”“村庄治理协管员”“志愿服务工作者”三类岗位,开展“擂台比武”“讲演述职”等各类活动10余次,为村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