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九局大连分公司: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东方网    2024-12-06 15:56
来源: 东方网
2024-12-06 15:5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铁九局大连分公司以 “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部署为指引,依托数字赋能、技术驱动,将科技研发应用和项目运营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化建造实现路径,以项目集群管理模式作为精细化管理手段,加速推进生产力提升。

升级技术管理系统,搭建新质生产力孵化平台

持续加强技术体系建设和项目技术管理,根据“3+1+1+N”企业技术标准,从职能定位、组织机构、资源配置、规章制度、工作机制、考核评价等方面,完善技术系统建设。全面落实总工程师技术管理责任制,强化技术管理在项目管理、保安创优、降本增效方面的重要作用,施组、方案、预案审批兑现率达到100%。充分利用首件制、观摩、交流、培训等形式,抓好“四新”“五小”技术在项目生产中的落地应用。对涉及专业技术强、方案编制验算能力较弱的项目开展驻点指导,组织品茗、理正、madis civil等软件通关领证培训。

强化技术应用创新,激活新质生产力核心动能

紧跟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建筑产业发展趋势,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和设备投入,推动传统产业应用先进技术,加快推进工业化、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一是大力推动海外信息化建设。针对不同国家、不同专业项目制定差异化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实施细则,广泛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现场实际问题。在非洲刚果金区域应用智能化矿山卡车调度系统、三维边坡雷达监测系统、无人机航测系统,在欧洲塞尔维亚区域应用HSE管控手机端解决方案,为超危大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工艺工装优化等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二是加快推进现代化供应链建设。钢筋加工智能化、物料收发信息化、设备的运行数字化。积极与山东路腾、上海同望、华为通信等科技公司合作,汇聚产业链集合优势,打破资源、耗材、通讯等方面的制约壁垒。三是加大BIM技术应用与创新力度。奉新时代陶瓷土(含锂)矿综合利用选矿厂项目深入践行“绿色矿山、智慧矿山”的建设理念,提出了BIM模型向矿山信息模型延伸的规划应用,综合运用BIM、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5G等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大连凯旋国际大厦火灾后修建工程通过BIM与GIS、3D扫描、装配式技术集成应用,提高了修复图纸设计效率和准确性,总体进度比合同工期提前5%,并为后期消防运营管理及维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加快科技攻关研发,做强新质生产力增长载体

坚持科技服务生产经营的原则,建立健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和交流合作,以泉州项目装配式建筑、奉新项目智慧矿山为试点,融合项目所在地教育科研优势资源,大力推进成果转化。做实专利、工法、课题等科技成果总结工作,2023年,公司自主研发的《城市大跨近接隧道施工力学行为及高敏感区域爆破影响分析研究》和《成昆铁路峨眉至米易段加筋土挡墙技术研究》两项课题分别获得股份公司2022年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企业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公司与沈阳建筑大学合作课题《废旧橡胶轮胎资源化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植生再生混凝土生态固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西部运输铁路特殊土段典型路基病害成因机制与防控关键技术》获得中国岩石力学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奉新项目、凯旋项目BIM技术成果分别获得第四届“智建杯”国际金奖,第二届“新城建杯”国际大赛二等奖、三等奖,“龙图杯”全国BIM大赛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殊荣;积极推动海外矿建项目科研开发,近三年共获得省部级及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12项,有效授权专利126项(其中发明专利37项、国际专利17项),省级工法13项。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根基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区域布局,前瞻性做好技术人才储备。通过校园招聘,加大重点领域、重点院校、重点专业人才引进力度,提高技术主专业招聘比例;通过社会招聘,加大“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力度,注重考察应聘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采用聘请内外部专家授课、结构化研讨、交流分享等多种形式,提高科技人员在试验、测量、BIM、有限元计算、无人机航测等领域的综合认知和业务能力;定期举办试验竞赛、测量竞赛、BIM竞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代练的目的。通过培训,多名技术人员可独立完成支模架受力检算,具备迈达斯初级建模能力或取得无人机航测资格。坚持干部选拔、薪酬收入向一线倾斜、向技术人员倾斜,打通技术人员上升渠道。大力推行技术人员专项考核,根据业务考试和日常考评综合评分划分等级,将薪资待遇增减扩大至15%,并坚持优先从技术人员中培养选拔储备干部,共对23个项目分层级建立了后备人才库,涵盖了项目班子正职后备人才、项目班子副职后备人才、项目五部两室负责人后备人才。

加强项目集群管理,发挥新质生产力最大效能

积极推进区域生产经营一体化建设,在国内东南区域、非洲区域、南美区域,实施“公司总部统筹协调、区域总部集中管控、项目分部具体实施”三级管控为主的大项目区域管理,即以区域内重大项目为主体、其他项目为附属的主轴线管理模式。公司授权区域项目经理部代表公司履行本区域市场经营和区域项目管理的双重职能,深化人、财、物等资源共享和有效配置,依托信息化平台等手段,进一步强化区域内部人力资源集中调配、属地劳工计件核算、国内集采及第三国采购结合、设备能耗与功效考核、资金与税务规划统筹及各类风险管控,实现生产资源的优化与共享,有力促进了管理效率提升、“两金”占用压降,并充分利用市场前沿优势,持续保持区域内高质量滚动发展。(刘元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