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满3年,运输安全保持稳定,截至12月2日,累计发送旅客超4300万人次、运输货物4830万吨。
中老铁路运营三年,累计发送旅客超 4300 万人,这一数据不仅是简单的数字累积,更是中老友谊与合作的生动见证,是区域互联互通结出的硕果。
客运攀升,打造出行旅游 “金纽带”。中老铁路开通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客运潜力如火山喷发般释放。全线单月旅客发送量从最初的 60 万人次跃升至如今的 160 万人次,国内段与老挝段的列车开行数量不断增加,频次加密,跨境旅客列车更是从无到有,日益频繁。这一组组数据的攀升,展示出中老铁路从萌芽到茁壮成长的历程,它逐渐成为两国人民出行的首选,让“说走就走”的跨国之旅成为常态。
货运腾飞,奏响经贸往来“欢乐歌”。在货物运输领域,中老铁路同样成绩斐然。从每日开行 2 列跨境货物列车到 18 列的飞跃,牵引吨数的提升以及运输货物种类的丰富多样,都彰显出其在物流运输方面的强大实力。“澜湄快线”的推出,如同为跨境物流装上了高速引擎,大幅缩短运输时间,让沿线的经贸往来焕发出新的活力。它不仅为老挝的特色农产品开辟了便捷的出海通道,使老挝的优质产品能够快速抵达世界各地的市场,也为中国的各类工业制成品输入老挝及其他东南亚国家提供了高效路径,有力地促进了区域产业链的融合与发展。
路网畅通,打造区域发展“金钥匙”。中老铁路开启了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新大门,人流、物流在这条通道上加速涌动,资金流、信息流也随之奔腾汇聚。老挝的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和磨丁经济特区,在铁路的带动下,如两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光芒,吸引着众多企业纷至沓来,投资兴业,为当地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大量的就业机会。沿线的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也搭乘这趟发展的快车,蓬勃兴起,为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山高有其脊,树高有其根。”展望未来,中老铁路的前景无限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运营管理的持续优化,其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将进一步提升,更多的沿线地区将被纳入铁路的辐射范围,更多的国家有望参与到这条国际大通道的合作共建中来,它将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的强大动力,为区域乃至的稳定与繁荣贡献更多力量。(罗陆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