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生产经营一体化是深化属地化发展、区域化布局的 重要基础,是推动项目生产、片区开发共融互促的重要举措。近两年,中交四公局紧跟中交建筑战略引领,积极尝试探索项目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取得一定成效。
一、选择区域试行
按照先行先试,充分探索原则,根据公司现有市场区域和项目部管理情况,选择有能力、有意愿的项目经理承担片区开发任务,作为项目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试点。经过筛选,公司召开专题会讨论后选择山东片区作为试点,指定公司分管山东区域的生产副总全面负责推行。初定管理模式:不增加管理机构、不增加管理层级、不拉长管理流程,仍以公司总部生产管理部作为调度中心,统筹协调生产资源,生产副总负责统筹主抓,各省域、区域市场开发部具体负责,片区项目经理依托现有在建项目,与省域、区域市场开发部加强对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人脉,坚持以现场保市场的理念,大力跟踪优质项目,实现项目落地。通过近一年的推行,山东片区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试点取得一定实效,全年中标5个项目,合同额共计19.96亿元,占比公司全年新签合同额20%,且中标2023年唯一一个超过10亿元的项目。属地开发能力明显增强,资源运转效率提升效果突出。
二、扩大片区管理
2024年公司进一步探索区域管理模式,力争实现区域运营最大价值。根据前期试点运行情况总结管理经验,明晰管理界面,压实主体责任,制定“生产经营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一是系统谋划运营思路。 组建“生产经营一体化”区域指挥部,前期运营由在建项目经理部兼职指挥部,明确公司、项目部两级分工和具体职责。二是压实主体责任。 以公司“1+9+14”区域布局战略为导向,实施“一区域一方案”,明确各省域、区域范围内的公司发展责任和自身发展责任,在建项目经理对所属区域开发工作负主要责任,协同省域、区域城市开发部加强属地拓展、深度融入区域建设,主管片区的公司副总经理对省域内其他项目的生产管理统筹与服务支撑工作。三是逐步推广做实。 坚持效率优先,效益为主原则,整合城市开发部、项目经理部资源,实施差异化方案。以现有重点项目为依托,主导项目片区管理,辐射区域内其他项目,实施技术、物资、优质施工队伍等资源共享,打造属地专业生产经营管理团队。以1个项目团队带动多个项目,达到1裂变N创效模式。2024年,实施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有山东片区、辽宁片区、四川片区,上述片区中标项目共计11个,合同额合计113.69亿元,占比新签合同总额65%。项目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效果凸显,为公司“区域深耕”找准了路径。
三、融入属地发展
根据目前推行片区管理效果来看,生产经营“两层皮”、“因现场丢市场”、“以现场保市场”意识不强、区域滚动开发能力不足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下一步将逐步完善组织架构、职责权限、授放权、考核激励等管理机制,全面推动市场开发工作向生产一线延伸,推动项目经理扎根区域、深耕属地,打造“以干促揽、以揽优干”良好工作局面。适时组建区域指挥部,推动资源属地化,逐步在区域内实现统一人员管理、统一集中的办公、统一平台搭建、统一资源使用、统一现场标准、统一对外宣传、统一监管检查等,实现从“机会经营”向“立体经营”、“战略经营”的转变,稳步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