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周末,BY ART MATTERS天目里美术馆联合杭州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中心,在杭州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发起了一场特别的艺术盛事——“无声的语言”无障碍艺术节。这场艺术节希望能搭建起一个让听障人士与听人对话的平台,通过艺术的力量,建立一种深度的连接。在“浮声切响”展览的主题下,艺术节特别邀请了聋人朋友和听人朋友共同参与,旨在探索和创造一个全新的艺术体验,让艺术的边界得以延伸,让参与者们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感受艺术的魅力,让每个声音都有表达的空间。
无障碍艺术节集体手语歌剧活动表演现场
集体手语歌剧表演:你我共创美好明天
本次“无声的语言”无障碍艺术节由“户外表演:集体手语歌剧”拉开序幕,14日周六下午一点半,在天目里17号楼负一层展厅的活动空间中,从各地前来参加表演的聋听参与者们围坐成圈,在艺术家导师胡晓姝(Alice Hu)的指导下开启集体手语歌剧表演的排演过程。
参与者们进行肢体互动游戏
手语是一门视觉性的语言,与之配合的,是灵活的肢体动作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在各位聋听参与者们正式练习手语歌曲前,Alice准备了一系列肢体互动游戏,让大家在此过程中从惯常的表达方式中逐渐打开自己。
导师Alice带动大家用身体语言达成团队合作
大家在Alice的引导下依次学习并展示自己的手语名,初步建立聋听参与者之间的沟通桥梁,体验手语的韵律和表达力。接下来,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中,Alice带动大家在不使用语言沟通的情境下,达成团队合作。陌生个体间的隔阂在消融,不同沟通方式间的差异也在缩小,大家在肢体互动的体验中,逐步找到了彼此交流和理解的新途径。
导师Alice带领参与者们用手语演绎歌曲《四海一家》
紧接着,便来到了活动最核心的手语歌曲排演环节,Alice向参与者们教授歌曲《四海一家》(We Are the World)中,每句歌词对应的手语表达,并引导大家学习调动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共同演绎呈现歌词的精神内涵。在经过了室内的多轮排演后,大家做好了表演的准备。
参与者们在演出前认真排演
时间来到下午四点,在天目里砾石广场上,随着音乐响起,周围渐渐聚集起观众。参与者们用一个个生动的手语动作为歌曲做出无声的注解,冬日的阳光和微风伴随着手语的流动,现场观众与表演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每个人都沉浸在这种无声的交流中,感受着通过手语传递出的情感与能量。在手语歌剧快闪中,聋听表演者们的手语表演不仅加深了现场观众对无障碍艺术的理解,也让大家亲身体验到了在无声中传递出来的爱与希望。
参与者们在砾石广场上和Alice一起演绎手语歌曲
正如歌词所表达的那样:你我一起,我们真的可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纪录片放映:众手揎哗,聋听平等
当天下午五点,天目里美术馆五楼报告厅里放映了一场纪录片——《众手揎哗》(Vibrant Hands),影片以中国手语为主要沟通方式,通过一个个不同代际、性别的聋人生活故事,将中国聋人的处境真实展现,也将手语文化、聋校教育、聋人就业、聋听代际沟通、听觉辅助媒介等需要被更多重视的议题带入人们的视野。
现场观众映后提问
在映后谈环节,主创人员崔竟(逗逗君)、孙晓婷(另翎)以及顽真也来到了现场。有听人观众真诚发问:听人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切实地帮助到你们?对于这个问题,孙晓婷用手语答道,只要多去了解聋人群体的语言、生活,慢慢地你就会知道应该做什么,不要用自己主观的思维模式强加到他们身上。其实现在立刻就可以做到的,就是不用奇怪的眼光来看待聋人群体。
现场观众上台交流
聋人观众也纷纷走上台来,其中一位表达了自己对主创人员的感谢,她说这部珍贵的纪录片让自己所处的群体感到被重视,其中对于不同代际聋人生活的记录,也能够让年轻一代看到老一辈聋人群体曾面对的困境。她也向观众席中的胡晓姝(Alice Hu)表达了感谢,让她逐渐拥有了明确的聋人身份认同,能够去积极争取自己的权益。她也鼓励在座的聋人朋友们更加自信、进取,也呼吁善良的听人朋友们,比起同情,请更多给予一点耐心。
主创之一崔竟分享观点
聋听平等,是制作团队一致想表达的主题。在交流过程中,三位主创人员提到这部影片是聋听协作的一场实验,听人与聋人合作,双方平等沟通、思想碰撞,共同完成了这部独一无二的作品。正如崔竟在解释影片中的一段耳蜗噪音时所说:听人通常认为,聋人佩戴耳蜗后就可以像听人一样说话了,但其实不然,耳蜗会带来种种不适,听人在影片中听到的噪音只有短短几分钟,可这种不适感对于聋人来说,却会伴随一生。主创人员也是希望这种声音辅助的加入,可以让听人观众更加切身地体验聋人的世界,这也可以说是达成了一种聋听之间的平等。
现场观众用晃动双手表示欢迎
在放映与分享结束后,十几位聋人朋友依旧留在报告厅内,用手语交流着。这一刻,大家的心灵通过手语相连,分享着彼此的感动。这个夜晚,众手齐舞,静谧中传递着力量与理解,仿佛整个空间都在诉说着“聋听平等”的美好愿景。
手语漫谈:看见我们的故事
12月15日周日上午10点,在天目里美术馆五楼进行的第三场活动——“手语漫谈:从瓦尔泽亚·凯马达到杭州”中,艺术家导师胡晓姝(Alice Hu)以“浮声切响”展览中乔纳萨斯·德·安德拉德的作品《指导型游戏》为起点,邀请现场的聋听参与者们一起讨论影片中例如“潜水”、“爬树”、“猴子”等手语表达与中国手语的不同,从瓦尔泽亚·凯马达社区的自创手语,更加偏向于用动作行为特征来表达的特点,鼓励大家用纯肢体的表达,模拟无手语翻译时的沟通情境,尝试打破聋听交流的障碍。
导师Alice与参与者们在活动现场分享
参与者们依次从座椅下方取下由Alice提前贴好的词汇卡片,试着不借助声音语言或是手语,仅凭借肢体动作来演绎词汇,并用动作语言讲述一个相关的故事情境。在大家充满想象力的肢体猜词和故事分享环节中,听人参与者了解到,不同地区的自然手语存在着差异,例如杭州手语的“不要”是上海的“不喜欢”,由此,大家也分别展示了杭州、上海、合肥、宁夏等地“不要”的手语打法。
“手语姐姐”毛董莱老师与导师Alice一起在现场分享
一同参与到这场手语漫谈中的嘉宾“手语姐姐”毛董莱老师,也分享了许多和杭州手语有关的典故,例如“西湖”的三种手语打法,以及手语中“杭州”一词的两个由来。聋听参与者们在此过程中,一起感受着手语方言的趣味,也让更多聋人个体和社群中发生的故事被倾听、被看到。
向天目里美术馆赠书
本场“手语漫谈” ,不仅仅是一场关于手语的聚会,更是一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一次无障碍艺术的探索之旅。在大家用肢体语言和手语表达内心时,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包容、多元、充满爱的世界。活动最后,毛董莱老师代表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中心向天目里美术馆和幸运观众赠出了由杭州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编写的《初级手语》,欢迎越来越多的健听人抽出时间学习手语,多多接触聋人文化及相关活动,鼓励大家打破交流的障碍。
聋听交互工作坊:创造更多表达的可能性
15日下午的最后一场活动“聋听交互工作坊:看得见的声音”从“浮声切响”展览作品之一《不止一个时间》(由克里斯汀·孙·金创作)中所传达的理念出发,探索声音与寂静的关系,通过自我表达与观念阐述,结合聋听交互体验,利用手语、身体动作、聋人呼吸等元素,由艺术家导师胡晓姝(Alice Hu)引导聋听参与者们在天目里美术馆六楼“浮声切响”展览现场记录和构建“声音地图”。
活动现场照片
在作品《将来完成进行时》的展厅空间里,影像作品中人们由摩挲手掌、打响指,渐渐到拍手的一系列动作产生的声音,模拟出了一场暴风雨的来临。聋人参与者配合着听人搭档的肢体表达,用线段的稀疏和密集来表达雨声的大小。
活动现场照片
在作品《猫乐团》的展厅里,聋人朋友们一开始会被各种不同的猫咪雕塑误导,以为展厅中发出的是各种动物或是猫咪的叫声,但其实并非如此。为了更加生动地给聋人搭档展现不同猫乐器的声音,听人参与者用双手随着展厅中音频的高低和大小,起伏舞动,而与他的动作相呼应,一位聋人参与者在图纸上用如同心电图一般的折现,呈现出一段完整的音频起伏。
活动参与者的视觉记录板
通过这次“聋听交互工作坊”,我们不仅见证了聋人群体如何以独特的视觉语言感知与表达声音,也深刻感受到了声音与寂静之间的相互交织。这种跨越听觉与视觉的交流方式,挑战了我们对声音的传统理解,让我们意识到,声音并非只能通过双耳去聆听,它也可以通过身体动作、手语和视觉符号得以传达。正如Alice所言,聋人的世界里并不缺少“声音”,我们会先专注于我们的视觉,并以更加丰富的表达形式展现出来。
活动现场照片
本次“无声的语言”无障碍艺术节为聋听群体搭建了一个深度对话和表达的空间,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活动,打破了传统艺术与交流的界限。无论是集体手语歌剧的丰富演绎,纪录片《众手揎哗》中的心灵碰撞,还是聋听交互工作坊中的声音地图构建,所有的活动都充分展示了聋人朋友们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无限的创造力。
无障碍艺术节活动现场合照
这些活动不仅让参与者们感受到艺术的包容力与多样性,也让我们认识到,艺术的真正魅力在于其能够跨越交流的障碍,让每种声音都能被听见,让每种表达都能得到理解。通过本次无障碍艺术节,我们共同见证了聋听平等与文化融合的美好愿景,也期待更多健听人群能够主动走进聋人群体的多彩世界,理解并尊重每种不同的文化与语言,携手共建一个更加包容与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