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的事业是在接续奋斗中推进的,在一任接着一任干中发展前进的。接棒前任、理好“旧账”,事关党的事业的延续性,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的连贯性,检验的是新任领导干部是否具有责任担当和能力水平,若“旧账”理不好,工作就如沙上建塔、漏船载酒,早晚要“暴雷”。新任领导干部应当树牢“理旧账也是政绩”的正确政绩观,以求解思维直面问题,在解决“旧账”里建立“新功”。
在沉下心中求解理旧账“怎么看”。 “新官”上任,接过的既是职务和权力,更是担子和责任,要坚决摒弃“官本位”的惯性思维,牢固树立还账“填窟窿”也是政绩的观念,充分认识到有效解决“旧账”本身就是个人能力的直接体现,也能够彰显干部价值、让干部出彩和树立威信。始终秉持无论“新账”还是“旧账”,只要是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都当作分内之事,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多多“添柴”而不胡乱“起灶”,一以贯之把党和人民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在沉下身中求解理旧账“怎么办”。 理清“旧账”,要从了解实情开始。这就需要新任领导干部俯下身子,主动靠前、迅速融入,通过走访、调研、座谈等形式,全面了解掌握本地区、本单位有哪些规划、任务、项目、承诺是尚未完成、尚未落地、尚未兑现的,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历史欠账、遗留问题,要看台账资料、查历史文件、听群众意见、摸排历史原因和事件过程,弄清其产生的“因”,弄明其发展的“由”,为对症下药、精准处置提供重要依据,也为提取放大成功经验找到抓手。
在沉下力中求解理旧账“怎么干”。 新到任一方,面对的未必都是“烂摊子”,这就需要新任领导干部对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分类施策。对于尚未实现的好规划、好项目,能够造福群众的好工程,要继续发扬坚持,下大气力推进,争取尽快落地;对于暂时不具备条件不能解决的“旧账”,要仔细核实相关情况、耐心向群众解释,一旦条件成熟马上解决;对于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烂账”“糊涂账”,要不回避、不遮掩,敢于“亮伤疤”“硬碰硬”,坚决纠治、彻底整改。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筠连镇 尹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