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铁力市:“风筝”工程助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破题见效

来源:东方网    2024-12-24 11:48
来源: 东方网
2024-12-24 11: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实施、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问题,黑龙江省铁力市深入实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风筝工程”,优化管理方式,确保流动党员心向组织、心系家乡,“风筝”高飞不断线,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家不离党。

坚持两地共建、双重共管。在流出地,积极发挥“管理员”作用,主动对接流入地党组织达成“双向共管协议”,依托党员管理信息系统“流动党员管理模块”,健全完善市级培训员、乡镇信息员、农村联系员“三级”联络机制,建立农村(社区)流动党员服务站88个,运用信息化“网络牵线”和常态化摸排等手段持续摸排纳管流动党员。目前,全市已有405名流动党员完成信息登记,并通过集中发证、上门送证、快递寄证等方式,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提醒流动党员及时“亮证”,找到异地的“家”。在流入地,采取“党员集中的地方单独建,党员分散的地方联合建”的办法,在北京市、山东省日照市等地建立流动党支部和党员管理站,搭建创业致富交流平台,提供学习交流、创业就业、人才引进、文旅农产品展示等服务,形成文明经商、诚信创业、反哺家乡、回馈社会、引领发展的党建工作样本。铁力市工农乡党委对接铁力市北京流动党员党支部,开展“云游家乡”活动,组织20余名流动党员和铁力籍在京游子线上游览工农乡北星村,感受家乡发展变化,并就北星村民宿产业发展提出营销推广、资源整合等合理化意见建议13条,促使流动党员“在外不忘家乡、致富不忘乡亲”。

坚持模范带头、活动带动。深刻践行“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价值追求,鼓励在外流动党员积极参与流入地志愿服务活动,增强流动党员的身份感、责任感和归属感,推动在外流动党员“亮身份、作表率、比贡献”,主动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秋滨街道,铁力市桃山镇振兴社区流动党员张晓峰,加入沈天田社区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当地文明城创建、人居环境整治、“爱心送考”等公益服务活动。他说“沈天田社区是我的第二故乡,相较其他娱乐活动,家里人更支持参加组织生活、参与公益活动。”在铁力镇宏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了“巧姐织女坊”,开设手工编织技术公益课,引导流入党员参加社区活动。海南籍流入党员那勇表示,“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到社区学习手工编织技术,既学习了一技之长,也找到了‘家’的感觉。”

坚持教育引领、服务引导。通过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引导广大流动党员反哺家乡,服务老乡,不断强化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常态化开展引进一个项目、传授一项好技术、提供一条好信息、宣传一次好环境“四个一”活动,确保流动党员“忘我不忘本”。神树镇石长村党员李国芬,是北京市一家连锁品牌餐饮店负责人,主动带领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到旗下门店工作,帮助乡亲每年人均增收3万元;铁力镇满江红村党员张秀丽在外经商,了解到村民在平贝地种植红菇茑的消息后,主动帮助联系广州珠海的中药厂,每斤销售利润可达1万元左右,帮助村民走出增收致富的新路子。神树镇五龙山村党员齐万国,在河北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在春耕返乡时,利用熟悉肥料市场优势,帮助村民挑选化肥,有效降低了村民农业生产成本。目前,齐万国计划在神树镇投资建设一家化肥厂,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