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跨径时速350公里无砟轨道斜拉桥——南玉铁路百合郁江特大桥通车

来源:东方网    2024-12-30 14:21
来源: 东方网
2024-12-30 14: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2月30日7时32分,随着首趟列车从南宁东站驶出,南玉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南玉高铁是南珠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广西全资建设的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线路全长193.31公里,线路自南宁东站引出,途经六景、横州等站,终到玉林北站。中铁广州局承建的南玉铁路5标项目全长7.094公里,线路主要包含百合郁江特大桥、陈丁岭大桥、陈丁岭隧道各1座,路基2段。

由中铁广州局承建的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和重难点工程百合郁江特大桥位于广西南宁横州市横州镇、百合镇,在线路DK107+700公里处跨越百合郁江,主桥桥型为(36+40+64+330+64+40+36)米,采用“半漂浮+单侧主塔支座带水平约束”结构体系,全长612米,桥梁主跨330米;主桥设东西两座主塔,主塔高146米,主塔为钻石状结构,具有截面尺寸大、锚固构件重等特点,是目前建成通车的世界 最大跨径时速350公里双线无砟轨道钢-混混合梁斜拉桥

建设过程中,面对大桥地处岩溶强烈发育区,河床岩面倾斜且起伏较大,覆盖层浅,临江山体陡峭。沿线内河旧矮桥及船闸通航高度及宽度受限,郁江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施工管理复杂。大吨位钢箱梁吊装及无砟轨道线形控制难度大,工期紧等特点,项目建设者克服重重困难,战胜重重挑战,将这一宏伟蓝图绘在郁江之上。

大桥通过采用围堰采用水中裸岩锁扣钢管桩结合混凝土锚固桩,实现无水、无封底作业环境;采用大吨位钢混结合段一次性整体吊装,实现精确滑移定位,确保钢混结合段安装无误;采用自主研发的大变幅桥面吊机快速完成施工条件受限钢箱梁吊装;通过雷达遥测监测仪等新设备的应用,对钢箱梁的线形、温度场、索力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精准定位,保证大桥施工安全高效,施工期航道安全畅通。

列车穿越百合郁江特大桥用时仅短短五秒,背后凝聚的却是中铁广州局的建设者们四年多的的坚守与奋斗,项目自2020年5月开工以来,建设者面对高温、暴雨、汛期等不利条件以及疫情带来的诸多困难,他们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完成了各节点目标任务,创新了多种新技术和新工法,积累了高铁桥梁建设经验,用汗水与智慧铸就了这座雄伟的桥梁。大桥荣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授权9项、省部级工法3项、QC成果12项、科技成果3项。

南玉高铁西起南宁市南宁东站,东至玉林市玉林北站,线路连接北部湾经济区与桂东南城镇群。开通运营后,南宁至玉林的行车时间将由1小时44分缩短至50分钟左右,广西14个设区市均开通高铁,将成为西部首个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省区,对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两湾联动”具有重要意义。(苏明、杨文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