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职业院校,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始终秉持“明明德 日日新”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近年来,学院紧扣职业教育发展脉搏,引导学生恪守匠心承诺,厚植工匠校园文化,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深耕工匠精神领域,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育人环境,引领职业教育新风尚。
一、加强顶层设计,为工匠精神教育提供坚实支撑
加强组织领导。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以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为依托,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学院党委书记带头落实讲思政课、听思政课、联系思政课教师制度,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与发展。
强化政治引领。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坚持跟进学、及时学,深入领悟内涵、精准把握外延,秉轴持钧、以一持万,为开展工作找准“金钥匙”和“定盘星”。
健全体制机制。 紧扣学院发展大局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求,统筹思政各要素,进行科学规划,建立长效机制,与学院“双高计划”建设、“十四五”规划等统一谋划、统一推进;推动育人与课堂教学、学生活动等全方位融合,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育人格局,形成了协同育人的集成效应。
搭建育人平台。 学院牵头成立了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工匠精神教育研究分会,并组织工匠精神教育研讨会,邀请86家政校企成员单位、师生代表近300余人参会。会上,专家学者们围绕工匠精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学院工匠精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撑和创新思路,并依托工匠精神教育研究分会,深挖工匠精神内涵,培厚工匠精神土壤,探索工匠精神培育形成路径。
二、多维发力,让工匠精神教育深入人心
校园文化潜移默化。 学院根植燕赵文化沃土,将其中蕴含的巧工理念与职业教育思想中蕴藉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耦合融通,构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工业文化、企业文化为标识的校园文化创新工作思路,建立“装备制造设备展示”、“德润广场文化广场”“丁香图书角”等文化场所,诠释出具有鲜明职教特色和学院特点的“燕赵匠心”育人理念,与校训“明明德 日日新”相辅相成,成为师生思想、言行、形象的精神引领。
企业大师言传身教。 学院建设了两批共6个技能大师、教学名师工作室。将大师工作室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将工匠精神、工匠技能、工匠传承与机电精神结合。聘请的企业教师郭彦刚为“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工匠”,聘请为大师讲堂的老毕业生如田利军、张永生等,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等,“大工匠”重返校园播种“工匠”种子,把弘扬工匠精神有机融入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把他们坚守一线生产岗位,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的种种事迹带入思政课堂,引导学生对身边人物进行学习思考,将思想引领和专业提升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中受益、在课堂中成长,通过课堂夯实育人基础。
劳模工匠润育精神。 2024年下半年,开展“工匠精神进校园”主题宣讲会活动,得到了全省二十余所本专科高校的积极响应,宣讲会活动累计组织知名专家28人次在全省17所高校召开20站,两万余名师生参加。活动的持续开展进一步提升了学院在工匠精神教育领域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开设工匠精神教育研究分会专题网站及公众号,推广普及工匠精神。
实训岗位培养工匠。 学院把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的实习实训中,建立多个实习和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真正参与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与邢台德龙钢铁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劳动实践项目,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
三、成效显著,工匠精神教育成果丰硕
思政工作稳步向好。 整合学院官网、抖音号、视频号、微博等形成校内新媒体矩阵,“云端”春雨润无声,精准“滴灌”启心智;推出一系列契合“00后”大学生特点、充满人文情怀的思政品牌和活动,使思政教育以文化浸润的形式出现在学生身边。如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打造的《守纯德敬实学—我的思政实践课》《搭档》等作品,以深厚的家国情、赤子心打动师生,成为“行走的思政课”,获评“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三等奖和第八届省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特等奖。
师资建设捷报频传。 学院配备雄厚的育人队伍,1名教师入选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政示范课巡讲教师库”、省教学能力比赛专家库;2名教师分获河北省“师德标兵”荣誉称号”“最美教师”荣誉称号;6名辅导员分获“大家访”省级先进个人、先进德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多名教师入选市级首席科技辅导员、第二批河北省科协智库专家等;1名教师荣获2024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等。
办学成果量质齐升。 2024年成功申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获“河北省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校”荣誉称号,入选全国“百城百校—数字孪生工程中心”试点项目建设单位,培育省级创新中心1个,立项市技术创新中心2个;承办省技能大赛24项,并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组织奖”。
为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学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打造示范职教集团平台;依托职教集团,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的资源优势,畅通育人就业一体化;携手邢台政府,推进百企进高校;加强校友回访,形成校内校外联动。未来,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深耕工匠精神领域,不断创新职业教育模式,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