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淋凡 杨明 贾颖超
滨州市博兴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本年度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主线,结合博兴地域特色,创新“博城彩韵”价值品牌,聚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融入”在博兴大地开花结果、走深走实。
“博城彩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牌,通过构建法治建设、全民学习、经济发展、信用支撑、基层治理、民生保障、文明培育“七色”培育模式,打造法治建设、社会发展、日常生活三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带。形成制度保障、阵地建设、宣传教育、差异评估等机制举措,推出群众能参与、想参与的实践基地、品牌项目,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融入”的法治基础、社会基础、群众基础。
聚力构建大普法格局,点亮法治“蓝色之光”。
博兴县法治建设注重构建社会“大普法”格局,成功创建42个民主法治示范村,建成乔庄镇沿黄“两点一线”特色法治文化宣传线路,创新开展“行走的公共法律服务”活动,结合“民法典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累计开展主题宣传活动300余次,受众达60 余万人次。录制“律动博城 公益普法”微课堂5期,“开学法治第一课”等普法小课程,实现全县中小学法治教育全覆盖。制发《博兴县关于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保障企业全过程合规建设有序推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聚力建设全民学习型社会,点亮爱国“红色之光”。
今年以来,博兴县开展“礼赞新中国·奋进新征程”艺术党课、“强国复兴有我”音乐思政课,用艺术回望党和国家走过的光辉征程,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创新。开展“发现榜样”等党员教育主题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70个班次。开展红色育人工程,打造博兴三小党史国史阅览室等10余处红色场所。开展“童心向党”系列活动,举办全县中小学“红色故事讲解大赛”,全县70所幼儿园、49所中小学校不定期开展红色教育专项活动。
聚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点亮富强“紫色之光”。
全县牢牢锁定“1261”工作思路,富强博兴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县市场主体发展到6.4万家,“四上”企业达到800家,7家企业入围“山东省民营企业200强”,3家企业连续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较上年前移10个位次,位居全国第78位。高规格举办“兴福现象”30周年研讨会,回顾兴福镇产业从“零敲碎打”到“机器换人”,从“贴牌加工”到“自主研发”,从“家庭式作坊”到“现代化企业”的蝶变历程,持续打响“中国智慧厨都”“板材之乡”“会展名城”品牌,进一步把兴福镇打造成为产业兴旺的共富小镇。
聚力“信用博兴”建设,点亮诚信“金色之光”。
博兴县以信用惠民服务为着力点,打响“信用博兴”品牌。全国首创板材产业分级分类监管,建立诚信履约制度,开通违约失信投诉专栏,增设曝光台,公布投诉服务热线。在省“向‘信’而行·‘诚’势而为”媒体行活动中,作为滨州市唯一县级采访点,多方位、多角度展现“信用博兴”品牌建设,《数字化信用监管助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等10余个案例被评为省市优秀案例。成功举办第四届企业家节,以价值引领强化企业诚信建设,在全县营造了“知信、用信、守信”的浓厚社会氛围。
聚力基层善治,点亮和谐“橙色之光”。
以“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为主题,举办博兴县首届“睦邻节”,通过设立“睦邻一家亲”积分超市,开展睦邻集市、“夜谈悦好”等群众活动,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健全优化积分制管理,对我县党员管理、乡风文明、全域庭院清洁、人居环境整治、居民健康、两企三新、农村社区等七个方面工作纳入积分制管理范畴,形成“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实物”的正向奖励机制。打造“博”爱之城,暖“兴”驿站工会品牌,建成首批省级示范站。全域建成便民爱心驿站、爱心水站,推动城市管理更有温度。
聚力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点亮公正“青色之光”。
近年来,博兴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补齐民生短板,提升民生水平。新改建提升农村公路1073公里,“农村公路提升改造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打造全省首个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平台,成立县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面向全县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筛查,覆盖学校50所、学生5.36万人。每两年为全县农民群众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服务,持续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水平,发放城乡低保金2434万余元、特困供养金1526万余元、临时救助金32万余元,低保、特困等各类救助标准均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聚力文明新风浸润人心,点亮文明“绿色之光”。
拒绝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举办2024年博兴县集体升学礼,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攻坚行动。新出台《博兴县倡树文明婚嫁新风指导标准》,着力打造“海誓山盟·兴逢有你”婚俗改革品牌,举办集体婚礼,开通公交婚车,原创移风易俗快板《移风易俗在博兴》、系列短视频《老吴嫁女》7期,山东电视台《新时代美德山东》栏目刊播3期博兴优秀做法,弘扬婚事新办的文明新风。建立移风易俗积分兑换超市,让文明乡风有“价”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