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以锻造全面振兴发展执政骨干为目标,挥人才“画笔”,集“聚、育、用”之力,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春山之景”,持续做好强基固本工作,扎实推进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铺展“近悦远来”之“纸”,手执“聚”之“画笔”,绘就“二月杨柳醉春烟”。 主动拆除引才“围墙”,搭建“校地合作”平台,友好区农业农村局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校地融合发展培育路径,友好区教育局与哈尔滨市继红小学签订实习教育教学合作框架协议书、冰雪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校地共建合作,拓宽教研渠道,优化教学资源,打造聚才“磁场”。通过“林都优青”“黑龙江人才周”“市委书记进校园”等多种形式有规划、全方位、多领域“吸引”人才,让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汇聚而来,汇集友好高质量发展源泉活力。2023年,友好区共吸引人才112名。
陈摆“百年树人”之“砚”,握管“育”之“画笔”,绘就“三月山青草漫漫”。 进一步健全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机构,人才领导小组工作成员单位调整为17个,定期召开人才小组会议。建立长久有效的培养机制,2023年,对各领域人才开展政治理论、公文写作、乡村振兴等方面培训班5期,累计培训310余人次,为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创造良机、搭建“舞台”,拓展人才发展空间。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着力构建“清单化明责、全过程督责、联动式履责”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闭环机制,让人才干事创业更有底气。
蘸取“扶摇直上”之“墨”,挥毫“用”之“画笔”,绘就“四月春水绿如蓝”。 以因才施用,量才而用,才尽其用的理念,多措并举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突出一线锤炼,不定期选派人才到急难险重等基层一线岗位锻炼,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形式结成师徒对子35对,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围绕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2023年,广泛开展业务测试、岗位练兵、课题评比等活动450余次,通过比能力、比业绩、比贡献,检验人才真功夫。积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人才敢于创新创造,求新求变,真正让人才施展才华、实现价值,夯实友好区高质量发展坚实根基。(友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