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研究生讲述“大国重器”里的中国奇迹

来源:东方网    2025-01-14 09:08
来源: 东方网
2025-01-14 09: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从远古大禹治水,到春秋邗沟、灵渠;从秦朝都江堰、郑国渠,到隋唐京杭大运河;在群山峻岭之间,大国重器“硬核穿越”,以非凡的工程技术打破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在浩瀚深海之中,大国重器不断“耕耘”,发现来自海洋的“能量”,见证着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实步伐和奋进力量......来自郑州大学博士生宣讲团——水利与交通学院“大国重器”分团的成员们,用别开生面的宣讲形式,深入扎实的宣讲内容,情感充沛地为现场观众讲述着中华儿女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在极端困难中改造自然,锻造大国重器,铸就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

1月10日,由郑州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郑州大学水利与交通学院、松园社区承办的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在松园社区举行。水利与交通学院党委书记喻先惠,松园社区主任、党委学工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魏民,水利与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军、教工党支部代表、研究生专职辅导员及研究生学生干部、研究生党员代表等3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宣讲精彩纷呈,“声”入人心。宣讲者各显风采,激情豪迈。大家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用不同视角讲述“大国重器”里的中国故事。“中国天眼”极目星空、步履不停,不断拓展着人类观天极限,持续为人类极目宇宙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滇中引水工程在党的引领下,历经艰难穿越崇山峻岭,为云南滇中地区带来生机与希望;中国盾构机研发路程充满坎坷,从无到有,从零到一,如“地下蛟龙”般凸显中国在基建领域的智慧与力量;南水北调工程既是当代伟业,亦是千秋福祉。展现出我国在水利资源调配领域的伟大创举与战略意义。其规模宏大、技术复杂背后蕴含的“南水北调精神”更是一笔宝贵财富;“黄河宁、天下平” 道尽了人类与黄河水患斗争的历史进程,以及黄河安澜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事例,体现了国家在保障黄河生态安全方面的不懈努力与举世成效。宣讲活动紧扣主题,高潮迭起,反响强烈。在现场,学生党员小郑同学激动不已“这是一场蓬勃大气、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的宣讲活动,充满激情的干劲和热血沸腾的感觉,‘燃’得名副其实”。

杨军在活动后表示,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高的致意是奋进。水利与交通学院“大国重器”分团的成员们,将带着一手的素材、鲜活的故事、滚烫的科学家精神,奔赴校外开展宣讲,将精神宣讲与科普讲座相结合,让“大国重器”里的中国奇迹进企业、入社区、进学校,进入千家万户。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