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彦鹏 刘阳阳)近年来,殷都区人民法院始终贯彻“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发展理念,坚持“用心护企、用情助企”,以“能动司法”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内驱动力,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保障涉企当事人诉讼权利,殷都区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服务职能作用,持续做优诉讼服务、多元调处纠纷、不断延伸司法服务,通过多维度的改革与创新举措,为殷都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积累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
建立健全营商环境解纷服务机制。殷都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社会治理格局,扎实推进诉源治理。通过调整充实诉调对接力量,化解涉企矛盾纠纷。目前已设立赵红霞调解中心、天平工作室等四个涉企调解室并配备专职调解员,与辖区多个部门协调对接,深化多元化解解纷机制,将有效释放案件,减少诉讼增量。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引导涉诉企业通过人民调解、行业调解、仲裁等方式,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着力促成双方和解。
拓展“社区(村镇)+法院”理念。主动对接、引入和协同优质调解资源,切实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调联动”作用。持续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进”工作,进一步形成解决涉企矛盾的合力。目前已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诉源治理模块录入各基层治理单位信息并创建账号,线下已建立诉调对接关系的单位、组织(镇级10个、村级84个)全部入驻调解平台。
大力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殷都区法院依托智慧法院建设,通过河南移动微法院小程序、诉讼服务网平台、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等多个在线平台为当事人提供全天候立案服务,已开通跨域、跨层级立案服务,让当事人实现“家门口立案,异地打官司”。
对涉企纠纷案件予以重点关注,坚持“五优原则”,为涉企案件开辟“绿色通道”。遵循优先立案、优先送达、优先调解、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的“五优先”原则,对涉企纠纷网上立案从速审核,符合立案条件的当天立案,极大缩短涉企纠纷案件立案用时,为企业案件办理“加速度”,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提高繁简分流识别标准的精确性与规范性。为分类处置数量日趋增长、类型呈现多样的涉企案件纷争,殷都区法院建立规范和完善的繁简识别标准。通过“简案快办、繁案精办”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着力提升办案质效。灵活处理涉企案件,依法保护市场主体,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司法动能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