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最是奋斗动人心。春运已至,意味着年味渐浓,全国多地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旅客对铁路运输需求的变化以及寒冷天气对铁路接触网供电稳定性的挑战,铁路供电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广大铁路青年认真学习贯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实际行动展现了迎难而上、主动担当的青春风采,汇聚成守护铁路安全畅通的股股“暖流”。
1月15日22时左右,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供电段石牌供电车间石牌接触网工区副工长欧阳彬,正组织青年突击队对供电设备进行春运期间设备巡视排查和整治,夜间巡视作业排查包括检调接触悬挂、绝缘子冲洗、接触网设备目测等检查接触网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受电弓取流状态是否良好。
23时,从广州市区驾车到广深线新塘站,一路上细雨下个不停。“下元站城际场至新塘城际场(含)至至仙村城际场线路已封锁,接触网设备没有停电,人员不得进入未封锁线路……”欧阳彬和每个人确定安全注意事项后,他带着两名辅助员和一名防护人员走向上道口。
轨道边细雨随着寒风起舞,打在脸上生疼。
迎着雨差不多步行十五分钟才抵达目的地。欧阳彬鼻子冻得通红,头发上落了一层水珠,仔细检查了应急备品,又顶着雨攀登而上。他说:“前段时间,这里有处螺栓需要加固,我扛着10斤重的工具包,一分钟就爬上来了。今天台阶湿滑,比平时爬得更慢些。”从远处看,他们像在“飞檐走壁”,犹如蜘蛛侠,身手矫健,动作麻利,这也成为铁路青年在低温天气下全力守护钢铁大动脉安全畅通的一个生动缩影。
16日00时40分左右,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间。“吊弦下部线夹入槽,螺栓紧固,垫片锁死,整体状态良好。”梯车上,高空作业人员王智洋跟青工肖卫星一边检查接触线状态,一边大声呼唤应答。两人呼出的哈气如雾一般在灯光里四散开来。
“智洋,凌晨温度低,可能雨一时半也不会停,咱们在梯车上一定注意安全,小心脚底打滑。”检查完101#-103#号分段,欧阳彬对王智洋说。
“欧阳师傅放心,高空作业手把稳准、脚踏牢靠,检修过程口到、眼到、手到一步都不能少!”王智洋回应道。
漫长的轨道,挡不住肆意的风。股道两条线路,他们称为上下行线(北上南下)。欧阳彬介绍说,如果是“天窗”点外作业,就要到股道边避车,工友们戏称是与火车“躲猫猫”。
16日3时,细雨过后,但股道旁的风依旧刺骨。他带人步行4公里,每到达一根支柱,欧阳彬都会拿出水平仪,认真测量支柱一米间隔高度的偏离值,以确保数据的精确无误。4 公里的线路长度其实并不算长,区间光线不好,全靠头灯照明,刚开始也是三步一猫腰、五步一抬头,检查三四公里,他就腰酸、腿疼、头发晕。针对线路设备养护特点,他还总结提炼了“巡、图、治、复”四字工作法。
“作业完毕,人员工机具均已清点下道,可以办理销记手续。”3时35分,对讲机里欧阳彬下达了作业结束的指令。欧阳彬抖了抖身上的雨珠,脸笑成了一朵花。
维护管内的线路设备,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春运期间,石牌接触网工区充分利用每日“天窗”点,采取“步行巡视+线上精检”的方式,对接触网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消除冻害,确保供电安全。
“用坚守,书写对铁路事业的深情厚谊”,是欧阳彬的座右铭。欧阳彬在铁路工作快10个年头,在新工曹熊添眼中欧阳彬是个严谨不拘言笑的人,在为数不多的玩笑话里有句让他尤为深刻。他说,作业的地方,多半是高空作业,我们就像一群高空“追光者”,看到光,就意味着又完成一次安全护航。工作之余,他喜欢跟工友打篮球,尤其擅长投三分球,乒乓球打得也不错。每天下班出了作业区,总要跟妻子孩子视频聊聊天,聚少离多的日子里,手机里妻子孩子的照片视频,便是他对抗枯燥生活的“良药”。
攀登更高峰、探索更远方的征途永无止境,正如那望不到尽头的万里铁路线。石牌接触网运行工区的工友们深知,每一次的检查、每一次的修复,都是为了保障铁路行车供电的安全稳定,都是为了让每一列火车能够顺利地飞驰在轨道上。风雨面前,行动是最好的“防寒剂”,铁路青年从未想过退缩。在这个冬天,铁路青年“火力全开”,用战风斗雨的热情持续温暖着每个旅客,也诠释了青春的真正意义。
文/曹熊添、罗江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