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里美术馆无障碍导览工作坊|共振、描摹、一起创造吧!

来源:东方网    2025-01-20 14:01
来源: 东方网
2025-01-20 14: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5年1月12日,天目里美术馆成功举办了一场无障碍专场导览及绘画工作坊。本次活动以艺术包容性为核心,将展览“浮声切响”与绘画创作紧密结合,为听障人士及轮椅人士打造了一段温暖而富有创造力的艺术之旅。

探索声音与视觉的融合

活动中,参与者首先在志愿者的导览下参观了天目里美术馆6楼的“浮声切响”展览。展览通过作品如《海洋机器Ⅱ》《猫乐团》和《珊瑚辞典》等,邀请大家探讨声音、视觉与触觉的交织关系。

展览“浮声切响”导览现场

融合艺术与技术,让旋律“看得见”

随后,参与者进行主题为“触感与旋律”的绘画工作坊,此次工作坊灵感源于展览中的《共振绘画》系列作品。聋人朋友通过电子设备的震感反馈功能,在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旋律中,感知音乐的节奏与韵律,并以线条、图形和色彩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在画纸上。一位参与者表示:“在感受音乐振动时,我联想到心电图起伏的线条。”另一位则说:“音乐振动的频率让我想到水母移动时的一张一收。”

轮椅朋友们则用画笔勾勒出对旋律的独特感知及生活的共鸣。有位参与者将自己的作品命名为《刮雨器》,表示:“人生时有黑暗,但我们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用‘刮雨器’扫去生活的阴霾,迎接光明。”还有参与者将作品命名为《重生》,用画作表达对人生的复杂情感。

“触感与旋律”绘画工作坊活动现场

社会支持助力,共筑无障碍体验

此次活动特别联合了“曹操出行”,为成功报名的残障朋友提供了免费的无障碍专车接送服务。通过这种贴心安排,让参与者在寒冬中也能轻松、安全地参与艺术活动,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尊重。

“曹操出行”无障碍专车接送现场

打破边界,传播共感

天目里美术馆长期致力于提升艺术的包容性和普惠性。通过举办多样化的无障碍活动,美术馆希望拉近艺术与每个人之间的距离。本次活动不仅为残障朋友提供了表达与互动的机会,也以其独特形式呼吁公众关注不同声音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未来,天目里美术馆将继续探索更多无障碍艺术活动,为每一位热爱艺术的人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让艺术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