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创新超高速光传输技术、领航算力网络时代新征程

来源:东方网    2025-01-20 14:13
来源: 东方网
2025-01-20 14: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移动作为通信领域的领军者,在光传输技术和产业发展方面持续发力,为通信网络产业升级注入磅礴动力。

面向光传送网100G到400G的代际技术演进,中国移动已提出基于QPSK码型、130G波特超高速光器件、C6T+L6T宽谱的400G新型全光骨干网技术体系,发布《下一代全光骨干传送网白皮书》,推动5616Km现网极限、7000Km实验室极限、1673Km现网部署等三大400G传输世界纪录,协同业界构建一条全新130G波特自主可控400G骨干网产业链,2024年基于技术引领实现全球首个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400G全光骨干网全面投入运营,开启400G规模商用元年,打造横跨东西、枢纽辐射的算力数据流通的“超级运输系统”,支撑算力、数据等生产要素跨类型、跨主体、跨区域高效互联互通。相关成果广受全社会关注、全行业认可,入选国资委2024年十大超级工程、获评人民日报本年度新质生产力新突破、亮相2024年国资委“双11”大国重器推介活动。

中国移动基于130G波特技术与产业的超长距400G网络可为“东数西算”提供高效的传输解决方案,同时通过由QPSK切换到16QAM-PCS、64QAM-PCS等高阶调制码型,可共享130G波特技术和产业实现800G乃至1.2T+的超高速短距传输。中国移动400G省际骨干全光网中距离较短的复用段已具备800G、1.2T高速传输能力 ,但是考虑到性能受限不适应全网灵活调度、不同速率混传增大部署及运维复杂度,且现网光纤基础资源相对充裕,当前现网采用端到端部署400G方案。近中期,随800GE端口成熟,通过提升高阶调制码型支撑数据中心互联等大容量、中短距传输场景应用,目前中国移动也率先取得系列标志性成果:一是开通全球首个基于空芯光纤的800G传输试验系统,实现20Km单纤双向128Tb/s超大容量传输能力;二是在郑州-漯河完成80×1.2Tb/s(305Km)的最大单波1.2T现网传输系统试点,为满足未来大容量、高速率的数据传输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向后400G时代,中国移动联合国内主流合作伙伴,积极探索跨越800G的T比特级光传送网代际技术。 目前主要面临四方面挑战:一是技术路线不明确,T比特级全光网技术路线面临光纤、速率、放大、码型等多维度组合,需尽快研究明确;二是器件速率待提升,如继续沿用400G时代采用QPSK作为骨干T比特传输调制码型的技术体系,面向单波1.6T的相干发射/接收器件速率需达到500G波特以上。三是系统频谱需拓展,T比特系统频谱需扩展至24THz以上,激光器、光放大器等有源器件面临严峻挑战;四是传输介质待变革,面向T比特多波段传输需求,超低损G.654E光纤需克服截止波长等问题。

展望未来,中国移动将积极发挥央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继续肩负起推动光传输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任,协同产业链助力新质生产力催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