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邻家园|“四合一”工作法,打造亲邻新地标

来源:东方网    2025-01-21 10:15
来源: 东方网
2025-01-21 10: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成都市温江区和盛镇綦临社区,作为一个传统散居农村社区,常住人口约2473人。其辖区内拥有知名旅游地标鲁家滩,年接待游客量高达160万人次,为当地创造超1.5亿元经济收益。然而,随着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綦临社区面临空间利用不足、治理与服务供需不匹配、文旅服务参与度低及公益项目进展缓慢等问题。2024年,在成都市温江区《“和谐邻里情·温江一家亲”——心安之区·亲邻家园营建三年行动计划》的指导下,綦临社区联合5A级社会组织众力社工,积极响应政策导向,创新“四合一”工作法,探索一套符合本地特色的社会治理模式,促进社治和文旅和谐发展,为居民及游客共同营造一个心安之所。

四位一体,提升阵地建设硬实力

通过嵌入式手法,充分利用闲置空间,创新性地营建了集“文旅超市”、“健康超市”、“志愿超市”、“达人超市”为一体的系列服务场景,有效满足了居民、商家及游客的多元化需求。结合社区配套建设项目,成功嫁接了“医保局、社区商业、社区达人、志愿者”等现有资源品牌和平台支撑,打造了一个可持续使用的固定公益服务场所。截至目前,鲁家滩亲邻中心已开展旅游咨询80余次,公共健康检查1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85次,累计服务人数超过1500人次,极大地增强了社区本地服务的吸引力和社治活力。

资源矩阵,强化队伍建设支撑力

注重志愿服务团队的培育,成立了“鲁家滩温暖志愿服务队”,并通过培训提升其治理能力。目前,志愿者队伍已吸纳15人参与,且人数仍在持续增长。同时,利用辖区内的文旅商企资源,建立了“鲁家滩商企联盟”,积极引导其参与社区公益及旅游文化建设。截至目前,已有43家企业积极加入该联盟,为社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支持,形成了社区、商家、达人及居民共同参与的公益志愿服务机制,为社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和资源保障。

自治赋能,确保机制建设持久力

通过座谈会、民生会议等形式,与居民共同协商建立了鲁家滩亲邻坊自治机制,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这一机制的长效运营,不仅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据统计,自自治机制建立以来,社区已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30余件,有效提升了居民对社区治理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特色深挖,激活文化建设影响力

深入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依托丰富多彩的文化主题活动,为“鲁家滩亲邻坊”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和创新理念,使其成为了一个新潮的文化活力带。截至目前,项目已举办泼水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一家亲”游居互动文化节活动13场,吸引了超过1500余人次前来参加观看。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本地传统文化内涵,还促进了游客与本地居民间的交流与互动,进一步提升了“一家亲”旅居融合的社治知名度和影响力。

綦临社区通过“四位一体”的服务场景建设、“资源矩阵”的队伍建设、“自治赋能”的机制建设以及“特色深挖”的文化建设,成功构建了“四向四力”的社区发展新模式,为构建亲邻美好的社治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社区将继续深化探索“四合一”工作模式,推动本地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