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纽带系苏闽,共谱发展新华章

来源:东方网    2025-01-26 11:00
来源: 东方网
2025-01-26 11: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从“一山二水七分田”的东部平原,到“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海之地,跟随由江苏往福建的G1605次列车,在春运人潮中感受铁路服务新思维,激活海丝文化新畅想,探寻跨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读懂流动中国的活力之源。

江苏,长江经济带的璀璨明珠,制造业根基深厚,科技创新活力澎湃,金融商贸高度发达,是中国经济版图中的重要增长极;福建,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扮演关键角色,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海洋产业与特色文化产业独具魅力。在这两地的发展进程与交流合作中,铁路宛如一条钢铁纽带,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

激活经济流通,促进资源互补。铁路以其大运量、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输优势,为江苏与福建打开了经济交流的广阔通道。江苏的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工业制成品,通过铁路源源不断地运往福建,满足当地产业升级与市场消费需求。福建的特色农产品、优质海产品及轻工业产品也借此走进江苏千家万户。同时,铁路运输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企业利润空间,增强了两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资源互补方面,江苏雄厚的资金、技术与人才资源,借助铁路的便捷实现向福建的流动,为福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活力;而福建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特色产业经验,也为江苏相关领域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借鉴,推动两地产业协同共进,形成更具规模效应与竞争力的区域经济格局。

加速人员往来,促进文化融合。便捷的铁路交通极大缩短了江苏与福建之间的时空距离,让人员往来变得频繁而轻松。商务人士能够更高效地奔赴两地开展业务洽谈、合作项目推进,为经济合作筑牢人际桥梁。游客们也纷纷搭乘列车穿梭于两省之间,江苏的游客沉醉于福建鼓浪屿的浪漫风情、武夷山的奇秀山水,感受闽南文化的独特韵味;福建的游客则在江苏领略苏州园林的精巧雅致、南京古城的深厚底蕴,品味江南文化的温婉细腻。这种大规模的人员互动,促进了两地文化的深度交流与融合,丰富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不同地域文化在碰撞中绽放新的光彩。 

推动区域协同,助力均衡发展。铁路网络的完善将江苏与福建紧密纳入全国区域发展大格局之中。它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得区域间的合作不再受限于交通不便。在长三角一体化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铁路成为连接两大经济区域的关键脉络。江苏作为长三角核心区域,能够通过铁路将发展辐射力延伸至福建,带动福建北部地区加快发展步伐;福建也能借此更好地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实现产业梯度升级。这种区域协同发展模式,有助于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促进全国经济均衡、协调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铁路,承载着江苏与福建的发展梦想,它不仅是一条交通通道,更是经济腾飞的跑道、文化交流的桥梁、区域协同的引擎。在未来,随着铁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与优化升级,相信江苏与福建将在这条钢铁纽带的联结下,携手共进,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李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