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道荆门话文明|施丽:小城大爱,“施妈”点亮京山爱心光芒

来源:东方网    2025-02-05 14:52
来源: 东方网
2025-02-05 14: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荆门市文明办开启2025年文明荆门巡礼,通过“厚道荆门话文明”主题活动,围绕“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三个内容维度,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荆门面孔”,通过微视频、新闻专栏、海报、话题等融媒体产品,展现具有荆门特色的文化文明故事,鼓舞大家积极参与到文明荆门、美好生活的共同缔造中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明培育”篇代表人物——坚守初心、助人为乐“施妈”的故事。

厚道,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自山山水水的浸润孕育。在荆楚大地,好人好事如繁星闪烁,照亮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今天的主角,她以无私的爱心和坚定的信念,默默耕耘在公益事业的田野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大爱无疆”的精神。她就是始终坚守初心的协和京山医院团体义工负责人——施丽,而人们更喜欢亲切地称呼她“施妈”。

退休不退色,组建志愿服务队

1973年施丽从沙市卫校护士班毕业后就分配到京山人民医院工作,2011年退休后被返聘回医教科。工作几十年,她辗转过多个科室,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什么事都抢着做,面对病人也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只要大家有困难找她,她从不拒绝。她常笑着说,“我是医院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大家的支持和自己的坚持下,2012年施丽组建了人民医院团体志愿者服务队,2014年初,人民医院团体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为了义工联的一支小分队。如虎添翼的她立马扩大服务范围,扶贫济困、义诊助残、消防演练、禁毒宣传、抗洪抢险、关爱留守儿童等等,都纳入服务范畴。

壮大志愿队伍,满载荣誉

众人拾柴火焰高,施丽的爱心潜移默化感染着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与她并肩作战。团队也从起初的7、8个人,到如今七八十人。外科的医生、输液室的护士、行政楼的职工都加入了她的队伍。随着队伍的壮大,团队能做的慈善项目也越来越多。协和京山医院志愿者服务队组织义工团体参加各种捐款活动累计捐款超过十万元,志愿服务工时近一万小时。团队于2021年荣获“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施丽也先后被授予“爱心大使”“最美家庭”“最美妇联人”“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扶贫济困,样样都干

多年来,施丽一直致力于参加各类公益服务。2018年7月,京山义工联启动关爱环卫工人“爱心早餐”项目,该项目也是京山义工联妇联成立后义工们参与的一个项目。作为义工联副会长、义工联妇联执委,不管暑热还是寒霜,施丽总是早早来到项目点,从择菜洗菜切菜、淘米熬粥包各种馅的包子煮鸡蛋到盛粥奉粥洗餐盘、桌椅摆收扫地拖地,样样都干。她是环卫工人的贴心人,在寒冷的冬天,让他们暖心暖胃;在炎热的夏天,让他们倍感幸福清凉;在风雨里,让他们觉得坚实而温暖。

一声“施妈”,温暖人心

最让施丽心心念念的地方便是京山特校,每年大小节日,她都会带着爱心妈妈看望特校的孩子们,为她们带来崭新的衣物和欢乐的时光。特校有个坐轮椅的小女孩,在施丽团队的全方位扶助和康复治疗下,她丢掉轮椅,坚强地站了起来,并且学会人生的第一个词——妈妈。看着孩子蹒跚的步子,听着孩子稚嫩的声音,施妈每次都会悄悄擦眼泪,为孩子感到高兴和骄傲。

传递爱心,温暖荆门

多年的公益给施丽带来了无数的荣誉,但她始终认为自己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施丽说:“我坚信,这份荣誉就是一粒种子,只要根植在人民的沃土中,它就会发芽,成长。”施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传递爱,传播正能量,把“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当做坚守的信念,用她最朴实最纯粹的爱,让这座小小山城变得更加温馨。

施丽的故事犹如一面旗帜,引领着更多的人向上向善,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公益,开始从身边小事做起,传递爱心,践行美德,让荆门这片土地上的温暖与善意不断延续和扩散。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