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驱动振兴路,产业兴盛乡村图

来源:东方网    2025-02-06 13:16
来源: 东方网
2025-02-06 13: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月12日至15日,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汇聚数字才智,筑梦田野新篇”数字化乡村振兴服务队成员刘璐、李雨航、温永博、王小玉、尹志凡、苏奕辰深入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探索数字化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路径。

实践团队走访了多个村庄及企业,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调研。

实践团队首先走访了灵山沟村、西沟村的养殖场,实地考察了羊舍、狗舍、兔舍等养殖环境,并与养殖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针对养殖产业的现状与挑战,实践团队提出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精准管理、疾病预警等策略,以期提升养殖效率与质量,推动养殖产业的全面升级。

参观羊圈

通过村书记的接待与分享,实践团队成员进一步了解了招远的红色文化底蕴,明确了红色产业的发展方向,增强了实践团队成员的历史使命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红色文化动力。

实践团队还深入探访了招远的淘金小镇、矿井和黄金博物馆,通过生动的展示与讲解,深入了解了古代黄金开采冶炼工艺及黄金产业的历史价值,挖掘黄金文化资源,推动旅游产业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为招远的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观矿井

在招远市老翅张家村的宏达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实践团队详细了解了电机从制造到组装的完整流程,并重点关注了数字化技术在提升生产效率方面的应用。通过此次考察,实践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工业产业中数字化的巨大潜力,为工业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观察机械零件

实践团队还参观了当地非遗花饽饽的制作流程,与讲解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传承与创新并重的理念下,团队成员积极探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让传统食品产业焕发新光彩的路径,以期让古老的美食文化在数字化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观察食品加工

在招远市西原家村的蔬菜大棚里,实践团队细致观察了西红柿、黄瓜、菠菜等蔬菜的种植情况,并了解了交换种植与轮作制度对保障蔬菜品质与土壤肥力的重要意义。通过现代化机械播种技术的展示,实践团队深刻感受到了农业现代化带来的高效与便捷。

体验蔬菜采摘

实践团队对西原家村地瓜窖与蚕庄村冷库进行了考察,深入了解了乡村存储与运输产业的现状与挑战。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与应用,实践团队探索了优化供应链、提升物流效率的可能路径,为乡村存储与运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观地瓜窖

实践团队与拉格庄村委书记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围绕农村老龄化、土地碎片化、用水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问卷调查与村民访谈等方式,实践团队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此行旨在推动数字化乡村建设进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发放问卷

此次实践活动,实践团队积累了丰富的调研经验,为乡村经济的全面振兴和蓬勃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他们表示,将继续以探索与振兴为己任,深化数字化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