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至2月3日(正月初三至初六),新春佳节之际,上饶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以汪丽红副教授为艺术指导、18名学生为成员的创演团队,怀着喜悦的心情,赴婺源参加2025“最美乡村过大年,婺源非遗贺新春”宣传展示活动,用实际行动参与非遗传承,推动形成人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期间,创演团队负责婺源傩舞、晒娘、甲路伞艺及婺源灯彩舞仙鹤等演艺方阵的艺术指导及表演工作,师生们精益求精的精神受到各方肯定,表演活动赢得来自全国各地游客赞赏。
婺源傩舞是婺源极具特色的非遗项目。音乐舞蹈学院自2017年起,将“婺源傩舞”内容纳入舞蹈学专业拓展课程体系,致力于非遗舞蹈的传承与创新。此次活动中,师生们从婺源傩舞传统剧目《魁星点斗》《丞相操兵》《刘海戏金蟾》等经典剧目中提炼出顺拐、屈膝、下沉的独特动作元素,精心编排了舞蹈《傩的精神》,舞者们身着色彩斑斓的傩舞服饰,头戴神秘的傩面具,舞姿千姿百态,或刚劲有力,或灵动飘逸,生动展现了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中的人物形象,让观众仿佛穿越到了远古时代,感受着先民们对自然、对生活的敬畏与热爱。
晒娘和甲路伞艺表演是此次活动的重头戏之一,创演团队将晒娘及甲路伞艺表演分成三段,第一段,由晒娘们手持丰收的晒盘,展示婺源晒秋民俗的独特魅力,那一盘盘红辣椒、黄玉米、花生,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画卷。第二段,晒娘们各自撑起一把拥有轻巧伞骨、精美伞面、充满诗意的甲路纸伞,翩翩起舞,每一把旋转的纸伞,都是一幅流动的画卷,展现了婺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最后,舞蹈演员将准备好的糖果撒向观众,表达了对远方客人的美好祝福。该节目互动性强,每每赢得观众们热烈的掌声。
婺源灯彩舞仙鹤也是备受游客喜爱的婺源传统表演艺术形式。仙鹤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与吉祥,承载着婺源非遗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音乐舞蹈学院的师生们巧妙地将非遗灯彩与现代舞蹈相融合,让传统技艺在舞台上焕发出新的活力。这不仅是一场艺术展示,更是传统与现代、经典与创新的完美结合。
对于此次活动,创演队员深有体会。学生梁铭柏说:“这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深度体验,同时也是一次很宝贵的演出经验。正因为这次演出,我们才有机会接触到傩舞这个古老的舞蹈,这对于自己日后在非遗舞蹈方面的深挖细究有很大的帮助。”
据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特别节目“来我家乡过大年”于正月初四这一天走进婺源进行现场直播,带领全国观众一起体验非遗表演,共享传统文化盛宴。(文/图 汪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