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为底色,绘就城市更新美丽新画卷

来源:东方网    2025-02-08 13:06
来源: 东方网
2025-02-08 13:0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自2021年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后期,与前十年年均2.78%的增长率相比,近三年年均城镇化率增长仅有0.48个百分点,如此显著的数值差异意味着我国城市建设主要工作任务已经从增量开发转为存量更新,城镇化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4年7月28日,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国发〔2024〕17号),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标志着城市更新工作的全面展开。

作为“双碳”战略实施的主战场,城市发展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一方面,75%左右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于城市,另一方面,我国人均能源消耗仅为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一半,伴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均碳排放仍有持续增长的压力。平衡发展与减排,平衡减排与美好生活建设是城市更新不可回避的话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城市发展研究》杂志主编李迅认为应从目标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以及政策体系四个方面构建城市更新实施路径,并应涵盖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绿色交通、绿色能源、水资源循环、固废利用、绿色建筑等十二个领域,这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7月发布的国家标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内容较为相近,实际上,虽然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主要面向新建城区,但同样在既有城区的更新项目上得到广泛应用,并表现出较好的绿色低碳引导作用。

2024年,天津开展实施“中心城区更新提升行动”,作为老工业区和高端科技创新区交汇处的柳林街区列入了规划,担负着天津市设计之都核心区样板建设的重任。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进行更新规划策划时将绿色生态作为设计的首要原则,在具体实施上,项目以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为指导,系统构建了片区更新方案,并重点在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文脉保护、社区共建共治等方面做出了突破。片区内房龄普遍在30年以上,改造不仅提升了建筑节能水平,更完善了景观和配套服务设施,达到了绿色建筑的评价要求;留存的天津市总工会第二工人疗养院旧址是由著名建筑师阎子亨和陈淑琴主持设计的梁思成中式大屋顶传统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改造后变身为创意之城产业运营服务中心,既贯彻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也践行了绿色低碳。为更好的持续运营片区发展,天津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立了天津柳林街区城市更新产业运营有限公司,并在该公司的推动下,片区在2024年10月获得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二星级,成为全国首个城市更新类绿色生态城区项目。

柳林街区老旧小区改造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郭振伟副主任介绍,自2018年以来,依据《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运管的项目在上海、天津、浙江、山东、广州、广西等地纷纷落地,涌现出了中新天津生态城南部片区、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核心区等多个国内国际领先的项目。经统计,各项目的人均碳排放量均低于 6.9tCO2 /(人·a)的全国人均碳排放数值,显示出标准在平衡发展与减碳方面的重要作用。就全国来看,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已经发布了地方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在内容上,不仅延续了国家标准的主要框架,更因地制宜的增加了地方发展特色,丰富了我国绿色生态建设的经验。

绿色生态是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共识。当前,美丽城市建设已经启动,在存量更新为主的城市发展新阶段,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