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正月初七,春节假期最后一天,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704万人次,再创春运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春节假期期间(1月28日至2月4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9626万人次,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春节落幕,新年启航。今年春节假期为期8天(1月28日至2月4日),全国跨区域人流量已超过23亿人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持续高位运行。从“走得了”到“走得好”,春运的时代变迁,如同映照生活的一面镜子,折射经济社会发展,记录着人民群众阖家团圆的幸福美好生活,也照出了时代澎湃激荡的浪潮与跃步向前的豪情。
服务给力,让旅客体验更美好。每年春运都是一次大考,从节前的返乡热潮到节后的返城高峰,整体客流继续保持高位运行。面对这些预料之内的情况,铁路部门积极行动,主动施策,以候补政策、电子客票各类方式保证供票稳定,同时在乘坐服务中,还有着智能安全升降防护栏、志愿接驳导乘引导服务、全天候热水电力供应,为不同旅客群体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不断提升旅客出行体验。高质量服务的背后,是对品质的追求,更是服务为民理念生动诠释,让旅客春运归途更为温馨、舒适。
科技助力,让流动中国更畅通。出行便利的背后是整体运力的提升,以科技硬核实力为内在,方能支撑起春运大迁移。从以往的“一票难求”,到现在的井然有序,在这背后是“八纵八横”体系的全面铺开,使交通触角延伸至大江南北;是铁路技术的迅捷发展,时速屡创新高,让“千里江陵一日还”不再是想象;是算力系统的持续升级,使运力资源得以合理分配,让票务系统有序运转,保障旅客出行。数字化时代的铁路春运,不仅是高效率的交通,更是“科技+交通”的完美融合,诠释着铁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民生蓄力,让人民生活更幸福。2月5日正月初八,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630万人次,铁路客流以探亲、旅游、返城为主,具有从各地向主要城市流动的特点。面对运输需要,铁路部门在精准研判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增设旅客列车,如长三角地区9日计划增开旅客列车177列(其中直通旅客列车135列,管内旅客列车42列),郑州路段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626列,其中增开临客列车175列……在运力调度的基础上,铁路部门承担起社会责任,优化班列序次,提高运输效率,确保了归乡出行的顺畅,以实打实的行动化解旅客“出行之难”,展现着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春运前后,总是铁路高位运行的时刻,亮眼数据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情,更体现了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与社会的欣欣向荣,在这场幸福旅途之中,铁路部门积极履责、与时俱进,成为旅客安全有序出行的重要保障。(申宇洲 李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