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肇庆:绘就"红绿融合"新画卷——四会扶利村、端砚村与红色遗址调研展现美丽乡村建设多元路径

来源:东方网    2025-02-10 09:55
来源: 东方网
2025-02-10 09: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美丽乡村+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调研队伍于2024年8月深入肇庆四会扶利村、端砚文化村及红色遗址旧址等地开展调研。通过剖析古村振兴、非遗活化与红色资源开发的典型案例,解码数字化技术、绿色能源与智慧农业协同驱动的“红绿融合”新模式。

扶利村:古法造纸彰显非遗梦

在四会市扶利村——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法造纸活态传承村落,调研组发现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碰撞正焕发新生。近年来,扶利村积极传承和弘扬古法造纸技艺,通过建设古法造纸展览馆、研学基地、农耕馆和红豆园等,同时推出非遗梦“古法造纸文创DIY包”等文创产品,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据罗先生表示“一直以来都有不少学生去那边参观造纸,村里的莲塘也进行了一番改造,乡村整体环境变化极大。”此外,由于造纸有多道工序,扶利村在舂竹这一道工序上实现机械化,提高了效率。尽管如此,古法造纸的特殊性也限制了造纸的销路,缺乏年轻鲜活的力量来传承非遗文化。

端砚村:数字赋能千年非遗蝶变

端州区黄岗街道白石村,这座“中国端砚第一村”正经历数字化变革。白石村有近一千多年的历史,大部分家庭都从事制砚,不断传承着端砚雕刻工艺。以白石村为依托,设有端砚博物馆、展览馆、旅游商业区等,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肇庆不仅打造集“雕刻+销售+直播+研学”于一体的金渡砚艺创意园,还设有端砚数字化展示平台和端砚文化创意产品,使得端砚文化蕴含的历史底蕴更好地呈现。

红色遗址:传统创新与历史共鸣

此次调研的扶利村、端砚村等案例,展现了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遗产保护、美丽乡村建设与文旅价值转化中的关键作用。(张靖苓 邱铭诗 罗蕊 林可欣)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