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课间延至15分钟”“30分钟大课间”“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等话题登上热搜。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走进阳光”是不是空头支票?中小学校如何玩转“课间15钟”,让孩子们动起来?安全与快乐运动,能否两者兼得?让我们一起看看长沙市雨花区雨花实验小学是怎么做的吧!
早在2021年,雨花实验小学就对学生课间活动进行了趣味性改革,每天除了课间十分钟外,还将原来的30大课间增变为45分钟的阳光体育活动。同时,为了让孩子们在课间“玩得尽兴”“玩出名堂”,万淑兰校长亲自牵头组建设计团队,精心制定“以学生为核心”的课间游戏实施方案,一项匠心独具的“游戏乐园”打造工程开始了!
一、调研问卷+红领巾提案,征集游戏建议
为将游戏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提升孩子们参与校园课间活动的积极性,学校通过师生问卷和红领巾提案两种方式,向全体师生征求关于校园游戏的建议。孩子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传统游戏如跳房子、萝卜蹲等中汲取灵感,确定了以“地面游戏”为主的课间游戏,并创设共同的游戏规则。
二、行政统筹+多方联动,参与游戏设计
行政班子负责课间游戏的统筹规划,学科教师负责综合调研结果和提案建议,并结合校情优化“地面游戏”设计,后勤部门负责养护保障。学校对教学楼前后多处空地进行了改造,把能用的空间都充分利用起来。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这片有限的活动空间“华丽转身”,校园里到处都是五彩斑斓的“游戏乐园”。跳房子、萝卜蹲、投沙包、飞行棋……每到课间,这里便吸引着无数学生的到来,体验运动的乐趣。
“校园里追逐打闹的情况减少了,孩子们从‘疯玩儿’到‘会玩儿’,既保证了孩子玩的时间,又能玩得有趣。”主管德育的副校长刘运权介绍,地面上有不少游戏需要学生们相互配合、约定成规,在游戏中他们学会了遵守规则。
三、专人蹲点+大队巡查,保障活动安全
为确保课间活动安全有序开展,学校采取专人蹲点与大队部巡查的“双巡查”方式。一方面,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操场、楼梯口、走廊等学生密集或易发生危险的区域定点值守,时刻关注学生动态,及时纠正危险行为。另一方面,大队部组织学生干部成立巡查小组,分组定时在校园各处巡逻,发现问题迅速记录并上报。通过这种双管齐下的巡查模式,全方位织密校园安全网,为学生营造安全无忧的课间环境。
据悉,雨花实验小学近期在进一步扩大课间空间,游戏设计团队正在开发设计“墙面游戏”,预将游戏范围由“地面”拓展到“墙面”,为学生创设更加适宜、更为多样的课间活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