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污染源自动监控制度始于1995年,其设计初衷是远程监管污染治理设施是否正常开启和运行。201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要求纳入国家重点监控企业需开展自行监测工作,并将包括基础信息、自行监测结果、未开展自行监测的原因等在内的自行监测开展情况及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2015年正式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提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
环保组织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以下简称“绿色江南”)从2015年开始积极响应和参与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关注并监督企业自行监测数据,并据此发布十年监督提示报告《十年在线监测信息公开,共绘碧水蓝天》。
报告显示,绿色江南以蔚蓝地图环境大数据应用为基础,实现了对全国6.9万家重点排污单位主要污染物及相应参数的实时在线监督。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绿色江南与全国近200家在地生态环境部门保持友好合作,有力地补充了日常监管工作不足,帮助各地生态环境部门监督提示企业数量共达18857家次,涉及的行业门类有15个,行业大类有57个,涉及的省级行政区划有29个,涉及的污染物种类有30种。得到全国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回复数量有7063家次,其中598家次企业分别被生态环境部门勒令整改、停产整治、行政处罚等。
十年间,绿色江南见证了中国环境的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5年-2023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的相关数据,发现SO2、NO2等大气污染物历年年均浓度正逐年下降,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也持续向好。除此之外,黑臭水体治理也取得明显成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
十年间,绿色江南的监督提示工作不仅取得了显著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为进一步提升监督提示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绿色江南凭借其专业、开放务实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全国在地生态环境部门、企业、公众的认可与信赖,并开启了多元共治、社会共享的合作模式,积极践行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
守护碧水蓝天与建设美丽中国息息相关,公众参与更是实现碧水蓝天目标不可或缺的一环。公众参与积极构建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的环境治理共同体,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守护碧水蓝天,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