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需持之以恒

来源:东方网    2025-02-14 10:13
来源: 东方网
2025-02-14 10: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永远在路上,要防止隐形变异、反弹回潮,注重建立长效机制,交出满意的“减负”答卷。

基层工作繁重复杂, 尝尝 面临着工作压力过大、资源分配不均、文山会海等问题。可见,为基层减负已经迫在眉睫。然而,为基层减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才能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把握减负尺度。 为基层减负,不仅是提升基层工作效率的关键举措,还是促进基层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基层减负如果走过场,大搞形式主义,那么不但无法真正解决基层面临的困境,而且极大地损害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因此,我们要精准把握好基层减负的尺度,才能确保基层干部真正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我们要大刀阔斧地砍掉那些不切实际的活动,深入挖掘潜在问题,才能使基层干部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为群众谋实事、干好事。  

强化减负力度。 为基层减负,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提升服务效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实则是为了激励基层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所以,在加大基层减负力度过程中,每一位基层干部更应该培养好自己的责任意识,树立担当精神,这是因为加大基层减负力度,不是减责任、减担当,而是让大家收获更大的成长,才能更好地为推动国家事业发展而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提升减负高度。 基层减负的关键是要“增效”。基层减负不是简单地减少工作量,而是让基层卸下不该承担的责任和压力,解开被束缚的手脚,真正沉下心、躬下身,切实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群众的内心。由此可鉴,我们要提升基层减负的高度,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让基层干部集中精力深耕在自己的主责业务范围内,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奔赴基层一线狠抓落实,谋划发展,奋发有为,砥砺前行。  逆水行舟,一篱不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基层减负是一场持久战,因而需要我们把好“减”之尺度,加大“减”之力度,提升“减”之高度,持之以恒,方能破除基层减负顽疾,书写新时代新征程的辉煌篇章。(绵阳科技城新区 刘海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