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未来泳池机器人亮相“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 展现庭院机器人赛道硬实力

来源:东方网    2025-02-16 13:54
来源: 东方网
2025-02-16 13: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月14日,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苏州站)活动在苏州国际会议酒店举办,活动以“共启AI+ 新质赋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专家、企业代表及行业精英参与。作为泳池机器人赛道的新锐力量,浪涌未来受邀参展,展示了旗下最新一代产品Z1 Pro无线泳池机器人,以硬核技术实力诠释人工智能在垂直场景中的深度应用。

浪涌未来首发“三重融合感知系统”、“LiFi可见光”等核心技术 突破行业瓶颈

在本次大会主题展区,浪涌未来重点展出了其全球首款搭载三重融合感知系统的泳池清洁机器人Z1 Pro及多款创新产品。现场,浪涌未来通过动态演示、真机讲解等形式,向参会领导、专家及行业观众展现了泳池机器人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上的突破性成果。

为了提升泳池清洁机器人的环境感知能力,浪涌未来全球首创了稳定可大规模应用的“三重融合感知系统 ”,该系统融合了包括“3D结构光”、“iTOF三角测距方案”以及超声波等多种感知技术方案,该系统为泳池清洁机器人Z1 Pro带来了更加卓越的自主导航、智能路径规划、区域划分以及动态障碍物避障能力,重新定义了泳池机器人清洁效率与便利性。

浪涌未来“三重融合感知系统 ”中的“3D结构光”技术能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可在水下实现毫米级细节捕捉,在精细感知和精准建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同时,浪涌未来研发了一种基于蓝绿光的iTOF三角测距方案,将其融合进“三重融合感知系统 ”,凭借激光雷达与蓝绿光在水下环境优异的传播优势,实现厘米级精度的测距,显著提升了泳池机器人的环境感知能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优秀的感知能力,结合自主研发的三重融合感知系统创新技术,Z1 Pro无线泳池机器人能够智能识别泳池形状(包括异形泳池),实现优化分区和S形路线清洁,显著提升了清洁效率。

针对长期困扰行业的机器人水下通信难题,浪涌未来全球首发“LiFi可见光通信技术”,也让Z1 Pro成为全球首款支持池边实时遥控的无线泳池清洁机器人。通过蓝绿光波段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其延迟低至毫秒级,抗干扰能力远超传统射频方案。用户可通过手持LiFi遥控器实时查看水下机器人作业状态,并远程调整清洁策略,直观展现“人机共融”的智能交互体验。

依托追觅生态链技术复利 浪涌未来锚定“人工智能+机器人”赛道蓝海

浪涌未来属于追觅生态链企业,目前主要采取ODM模式,为追觅科技开发、生产泳池清洁机器人产品。依托追觅在技术、供应链、渠道、全球化领域积累的深厚资源,浪涌未来在泳池机器人赛道具备一系列“后发制人”的优势。

在智能算法、硬件结构开发等领域,浪涌未来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专利储备。同时,依托追觅生态链的技术与供应链优势,浪涌未来打造了垂直一体化的智能制造体系,掌握行业领先的三电技术,80%以上的核心零部件实现自主设计制造,自产比例行业领先。

据介绍,得益于追觅生态链的技术复利优势,浪涌未来在传感器融合技术、智能算法、高速数字马达等领域可以共享追觅积累的丰富技术和经验,大幅提升产品开发效率。

值得关注的是,浪涌未来的“人工智能+”产品技术能力储备已延伸至广义泳池生态。

“浪涌未来将进一步加强研发投入,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力度,重点突破高性能水下传感器、高精度SLAM和运动控制算法,开发高可用性的泳池智能检测和维护产品。”浪涌未来CEO沈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泳池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家庭场景的典型代表。当前行业智能化水平滞后扫地机器人十年以上,这正是AI技术创新型企业的突破机遇。”

当前,全球市场上的泳池清洁产品普遍以有线为主,且大多采用随机碰撞或惯性导航的技术路线,清洁效率低,产品智能化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凭借行业领先的技术,浪涌未来的泳池清洁机器人产品在清洁效果、清洁效率、覆盖率、智能性、易用性方面都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此次参展不仅是浪涌未来技术实力的集中亮相,更彰显了其在“人工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赛道持续发力的野心。在苏州市“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第一城”的目标下,浪涌未来正以泳池机器人为支点,撬动全球庭院智能生态的万亿级市场。

“用人工智能技术重新定义泳池清洁,这只是开始。”沈辉在展区交流时讲的这句话,或许正是中国智造以技术为基石迈向高附加值竞争的最佳注脚。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