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冰雪消费持续热下去

让冰雪消费持续热下去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2025-02-18 09:35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2025-02-18 09: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徐文智

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虽已闭幕,但由此点燃的冰雪消费热潮并未停歇。

滑雪赛事门票“秒灰”速度超过演唱会、鄂伦春族非遗驯鹿雪橇成为爆款体验项目,当“滨滨”“妮妮”的形象从打卡背景板进阶为城市文化符号,“尔滨”的冰雪消费已从简单的运动竞技,蜕变为融合文化认同、社交属性、科技赋能的新消费赛道。

冰雪消费在南方市场的逆袭也值得品味。浙江安吉云上草原滑雪场春节单日接待量突破2万人次,广州融创雪世界用零下5摄氏度的恒温在岭南大地创造出“反季节经济”奇观,湖北通过“知音湖北·南国冰雪”线路撬动2000万人次消费……一系列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重组,撬动着冰雪经济产业格局的变革进程,展现出全民共享的“北雪南移”。

在冰雪消费的热潮下潜藏的隐忧不能忽视。首先,社交平台上,雪场安全员与滑雪新手的“攻防演练”屡屡成为热梗,侧面暴露出冰雪消费快速发展带来的人才资源短缺。其次,滑雪场资源区域发展不平衡造成冰雪消费很难“南北同热”却极易“共同降温”。再次,一些北方省份新建滑雪场数量不少,大多是“一季热”,很难做到“四季火”。旺季是雪场,淡季是农场,是许多滑雪场面临的经营困局。

如何破解冰雪消费领域的冷热变奏之困?敢于求变、善于求新的创新精神不可或缺。例如武汉甘露山雪世界引入第七代造雪技术,让江城实现“六月飞雪”的魔幻景观,科技创新构建的“气候自由”为冰雪消费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耳目一新的解决方案;浙江莫干山将竹林雪场与温泉民宿打包成“冰火两重天”度假套餐,大幅提升消费体验,也助力了当地乡村振兴。

冰雪消费想要保持“恒温状态”,不能仅仅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要进行生态重构。新疆阿勒泰的毛皮滑雪板遇上杭州亚运会的数字孪生技术,东北的“冰雪老兵”与南方的“造雪新贵”形成产业共同体,传统与现代碰撞、科技与文化交融,这场冰雪经济热潮,将与首发经济、银发经济一样,熔铸成标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新生载体。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