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纵八横”新明珠,“站城一体化”新标杆

来源:东方网    2025-02-18 14:33
来源: 东方网
2025-02-18 14: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月8日,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高铁枢纽——重庆东站项目正式迈入静态验收阶段,这标志着该项目建设已进入收官冲刺阶段。重庆东站坐落于重庆市南岸茶园片区,总建筑面积约123万平方米,站场规模为15台29线,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京昆、包银海、兰西广、沿江、渝厦五大通道的交汇枢纽,同时也是全国“站城一体化发展”试点项目。

从高空俯瞰,重庆东站的建筑轮廓愈发清晰,其站场采用三个车场横列式布置,整齐有序。渝湘场、渝万场、东环场各负其责,分别为5台9线、6台12线、4台8线的布局,为不同方向的列车提供了充足的停靠与周转空间。未来,这里将成为无数旅客旅程的起点和终点。

“轨”画大蓝图,东站展宏“途”。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五条关键通道的交会点,重庆东站的战略意义极为重要。京昆通道从这里向北延伸,连接起古老的中原大地与繁华的京津冀地区,让千年古都与现代都市的距离在铁轨上不断拉近;包银海通道向西北、西南方向延展,穿越广袤的山川与沙漠,促进了西北内陆与西南边陲的经济交流与文化融合;兰西广通道如一条纽带,串联起兰州、西安、广州等重要城市,加强了西部地区与华南地区的紧密联系;沿江通道沿着长江经济带,将重庆与长江中下游的城市群紧密相连,为长江经济带的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渝厦通道向东南方向延伸,使重庆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实现快速通达,进一步拓展了重庆的经济辐射范围。重庆东站宛如一个巨大的交通引擎,推动着区域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快速流动。

精“妆”待亮相,项目冲终章。静态验收是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的关键环节,主要对工程实体质量、设备安装调试及配套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此次重庆东站进入静态验收阶段,意味着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后续将逐步转入联调联试和动态验收阶段。截至目前,重庆东站的装饰装修工程已完成总量的92%,出站层、高架候车层及旅服夹层的装饰装修工程正稳步推进,力争在本月底基本完工。站房内部,装饰装修深化设计巧妙地提取了黄葛树造型及其树叶图案,并应用于柱子、地面、回风口等部位,不仅增添了艺术美感,更彰显了地域文化特色。而在站房外部,工人们正加紧进行天窗膜结构、幕墙玻璃、树形柱等装饰施工,每一个细节都精心雕琢,力求将重庆东站打造成一座既具现代感又富有文化底蕴的建筑精品。

城站“趣”融合,探索新定式。作为全国“站城一体化发展”的试点项目,重庆东站的设计理念打破了传统交通枢纽的单一功能定位,致力于打造一个集交通、商业、办公、居住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枢纽。这种模式不仅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还将带动周边区域的产业升级和人口集聚,为重庆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城市发展提供新范例。重庆东站通过多层次立体化设计,将高铁、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极大提升了旅客出行的便利性。同时,站内及周边区域规划了大量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消费和生活选择。这种以交通枢纽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模式,有望成为未来城市更新和新区建设的重要参考。

重庆东站进入静态验收阶段,是其建设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西部地区交通发展的新起点。它承载着无数人的期待,也肩负着推动区域发展的重任。我们期待着重庆东站在2025年顺利建成通车,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成为展示重庆城市形象的新窗口;期待着它能充分发挥交通枢纽的优势,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让“站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成为现实;更期待着它能为西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牛鑫)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