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HR浅析2025年招聘市场新趋势:从“抢人”大战看未来走向

来源:东方网    2025-02-20 09:52
来源: 东方网
2025-02-20 09: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随着2025年春节假期的结束,全国各地迅速迎来了招工与求职的热潮,这预示着新的一年里就业市场将呈现出更为活跃与变革的态势。蚂蚁HR,作为招聘行业的资深观察者与积极参与者,从开年的“抢人”大战中敏锐地捕捉到了招聘市场的一系列新趋势。

一、AI热潮持续升温,技术岗位成为“香饽饽”

春节期间,DeepSeek的全球爆红再次点燃了人们对AI技术的热情,也激发了人才对AI行业的强烈信心和投身意愿。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2025年春招首周,人工智能行业的求职人数同比增长了33.4%,位居各行业之首。其中,人工智能工程师的求职增速更是高达69.6%,位居职业榜首。与此同时,人工智能行业的招聘需求也在持续增长,人工智能工程师的平均招聘月薪达到了21319元,成为薪资最高的职业之一。这一趋势充分展示了国内AI大模型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就业市场的深远影响,也呈现出供需两端的积极互动。

然而,尽管AI领域的人才需求急剧上升,但人才供需之间仍存在明显的“错位”问题。麦肯锡的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AI专业人才的缺口可能达到400万人。业内人士指出,由于AI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工具框架更新迅速,许多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存在局限性,导致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之间存在结构失衡。因此,加强产学研的有效联动,打破人才供需之间的壁垒,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招聘时间提前,用工模式呈现多元化

与往年相比,2025年的招聘市场呈现出另一个显著变化:招聘时间提前,用工模式更加多元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共举办了超过2.2万场招聘活动,提供了1500万个岗位。蚂蚁HR在春节假期期间也接到了大量招聘需求,不少企业明确表示需要节后迅速组织招聘活动。

此外,传统的“长期雇佣”模式正在逐渐被“岗位外包”、“灵活用工”、“短期项目”等多元模式所取代。特别是在互联网、科技、咨询等项目驱动型的行业中,或针对一些周期性波动大、用工风险较高的岗位,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采用外包的方式以降低用工风险并提高管理效率。这种策略调整不仅使企业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还能在人才竞争中保持优势,推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候选人体验成为企业招聘新战略,推动雇主品牌建设

在2025年的招聘市场中,一个尤为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候选人体验置于招聘流程的核心位置。这一转变深刻反映了企业对雇主品牌建设的深刻认识与战略调整。企业意识到,优秀的候选人体验不仅是吸引顶尖人才的关键,更是塑造和提升雇主品牌的重要途径。

具体而言,候选人在招聘过程中的每一个触点都成为了企业展示自身形象与文化的窗口。从初步接触、简历投递、筛选到面试、录用通知,每一个环节都承载着企业向候选人传递价值、建立连接的机会。因此,企业开始更加注重在这些触点上营造积极、专业且人性化的体验。

蚂蚁HR被众多企业选择的一大原因就在于我们深知候选人以及外包员工体验的重要性。我们利用社交媒体、企业官网等多元化渠道,精心策划并分享企业文化、员工故事、成功案例等内容,组织线下职场参观、线上直播交流等活动,旨在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真实的体验、高效透明的沟通反馈机制,让候选人、外包员工感受到被尊重与重视,从而铸就了蚂蚁HR招聘交付的高效率、高质量以及外包员工的高度稳定性,赢得了企业客户的广泛赞誉与信赖。

可见, 未来的招聘市场将不再是简单的岗位匹配,而是人才与企业的深度“契约”。 要在这场“人才大战”中赢得先机,HR不仅需要是招聘的执行者,更要成为企业战略的推动者。通过准确把握市场动向、积极应对变化、不断优化招聘策略和流程等方式,为企业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人才,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