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9日获悉,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召开会议,要求保持对民营企业稳定有效的增量信贷供给,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力度。
金融监管总局系统将为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搭建银企精准对接平台,充分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落实好无还本续贷政策,加强科技赋能普惠金融,切实提高民营企业融资满足度。同时,将用好“白名单”机制,打好房地产各项融资工具的“组合拳”,满足包括民营房企在内的各类房地产企业不同环节、不同阶段的合理融资需求。此外,将丰富保险产品体系,稳步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工作,加强和完善对民营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在金融业市场准入方面,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
央行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超过6000万户,已经覆盖约三分之一的经营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接近50%。2024年12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在3.43%左右。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需要提升服务意识,回归企业市场中心,对待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根据民营企业发展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企业发展金融服务需求。银行金融机构需要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通过数字化技术为企业画像,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让银行敢贷、愿贷。
专家建议,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长效机制,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度。同时,持续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供应链金融等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更多适合民营企业的金融产品,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元化的融资选择。另外,持续完善民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