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 AI 赋能政务,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来源:东方网    2025-02-20 16:35
来源: 东方网
2025-02-20 16: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猛,DeepSeek 的 “横空出世” 备受瞩目,众多行业纷纷与之 “联姻”,政务服务领域也积极拥抱这一变革,“数智员工” 崭露头角。以深圳福田区为例,基于 DeepSeek 打造的 70 个 AI “数智员工”,已在公文处理、民生服务等多元政务场景中发挥显著效能。其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 95%,审核时间大幅缩减 90%,极大提升了政务工作效率。

然而,人工智能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并非坦途。一方面,技术系统存在潜在风险,故障或遭受攻击可能导致服务中断、数据泄露等严重后果,威胁政务服务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另一方面,传统政务岗位工作人员难免心生顾虑,担忧自身职位被 AI 取代。就连备考公务员的考生也暗藏“心病”。

但我们必须明确,在群众工作中,人的核心地位无可替代。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工具,受人类控制和操作。其在政务体系中的应用,旨在将公务人员从繁琐、单调、低效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够以更充沛的精力和更专业的能力,更好地履行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职责。

推动人工智能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不能沦为追求表面政绩的 “数字政绩工程”。关键在于聚焦提升政务服务的质量和实效,真正满足群众需求。当前,AI 政务时代已然来临,这既是对政务服务部门和公务人员的挑战,更是实现政务服务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对即将考公的同学来说,积极拥抱变化,为民造福放心头,就能在新的势头里找到公职人员的价值方向,就能在数字化时代的政务服务变革中抢占先机。(作者:杨军晓)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