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绘就平安春运长图

来源:东方网    2025-02-21 10:53
来源: 东方网
2025-02-21 10: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5年2月16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523.2万人次,通途铺就,高效运力绘就出行画卷,单日托举1520万余人次的出行路。同时,当日计划加开列车1004列,确保每一位旅客都能顺利踏上返岗之旅。

丰硕数字的背后,彰显出铁路部门强大的组织协调运输与精准的运力调配能力,是久久为功的实干笃行,在这个特殊的春运时刻,积极作为,科学调配,奏响服务赞歌,彰显出“开局就冲刺”的上扬劲头。从开年大考第一线获取养分、积蓄力量,蓄力前行,推动发展在厚“底气”、长“灵气”、强“锐气”中行稳致远。

民生为本,厚积“底气”。 单日创下1520万余人次出行,“流动的中国”再次展现出满满的活力,铁路部门在春运大棋盘上精心布局,说到底是关乎千家万户的事,并根据需求变化,动态增开列车开行列数,温暖旅客返岗路。为了旅客而改,增开才有意义;顺应民需而为,开行才有底气,可以说是“增”到旅客出行上、“增”到旅客心坎里。沈阳局集团公司加开旅客列车194列,北京局集团公司加开旅客列车229列,武汉局集团公司加开北京、上海、广州等方向旅客列车320列,其中夜间高铁142列,曾经需要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的目的地,现在可能只需几个小时,让旅客们在有限的假期里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一趟趟穿梭的列车,带走的是归乡与复工的急切,留下是默默坚守的身影,担当与付出,让出发与抵达都充满安心与保障。在又一场如期而至的大规模人口迁徙中又一次突显保障春运出行任务的艰巨,千万铁路人的坚守,才让春运这台庞大的机器运转自如,春风化雨,温暖人心,将民生关怀融入每一项举措,对特殊旅客群体,如老人、儿童、孕妇和残障人士开辟了绿色通道,优先安排乘车,让乘客旅途中没有后顾之忧。服务创新的道路上推陈出新,从对安全底线的坚守到对文明温馨的弘扬,提升的是人民获得感受、幸福感、满足出行需求,让旅客感受到了交通助力出行的美好,也感受到了时代发展带来的“小确幸”。飞驰的列车,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希望与梦想,是社会的脉搏,社会发展的缩影,跳动着经济发展的节奏,促进地区间交流与融合,这也是年复一年春运所承载的意义。持续升级的服务,如同春日暖阳,温暖着人们的旅途,成为春运之中永恒的感动,让南来北往旅客感受到新年的温暖与力量,迈向充满希望的又一年。

立足实际,涵养“灵气”。 春运情况复杂多变,再科学合理的顶层预案,在推行过程中也有可能会遭遇“水土不服”。特别面对春运节后的返程大迁徙,确保旅客能走得了、走得好, 考验着铁路人的坚守与担当,又凝聚着汗水与智慧。需根据实际,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省份差异,在客流调查、审慎预估的基础上,归纳梳理、适时运用,有针对性地优化运输实施方案、完善其间配套,充分发挥“八纵八横”高铁成网运营优势,推动形成“最大公约数”。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根据需求变化,动态调整开行。上海局在重点方向增开列车、重联动车组,保障节后高密度人群返岗的运力需求;昆明局增开长三角普速临客、旅游专列等,实现运力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呼和浩特铁路局因地制宜调整春运列车运行图,不仅增开了呼和浩特、包头两地与北京间高铁和动车组列车,还利用集大原高铁开通契机,开行直通长途高铁和动车组列车,极大满足了旅客出行需求,使春运运输举措既符合流动规律,又涌动勃勃生机,精准的运力调配让新年开工的喜悦气氛活跃在广袤大地,展现出一幅发展成就的流动画卷。

科技增效,激活“锐气”。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春运也插上科技的翅膀,借助科技的力量,深化创新,提升服务水平,为旅客带来更优质、舒适的出行体验,为春运中注入了强大动力。科技之光的闪耀,为春运增添了科技的亮色,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从“一票难求”到“智慧出行”,科技增效赋能是运输创新的源头活水,唯有科技赋能, “轻装上阵”,才能将蕴藏的动力充分释放,提升质量和效率,让旅客享受到智能化的便捷服务。智能安检系统的引入,提高效率、精准识别危品,保障旅客安全的同时减少排队等候时间;电子客票早已只需凭身份证即可实现无纸化坐车畅行;列车WiFi信号覆盖,旅客可以在旅途中连网视频通话、看电影、听音乐,铁路12306平台持续升级,“学生、务工人员预约购票”及“系统自动提交订单”功能,让购票流程化繁为简,规避侵扰,为购票之路安上高速引擎。12306推出的同车续接功能,为旅客提供出行选择。科技的深度融入,让铁路出行更加智能、高效,引领着高效出行的时代潮流, 让步履匆匆的旅客少了慌忙多了从容,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许。通过科技增效赋能,协同为春运想招、发力,从生动鲜活的春运实践中汲取智慧、破题开路,从沿袭人性化服务的温暖到时下智慧出行的便捷,合力开创科技增效赋能,科技的力量,让旅客体验更美好,也让“流动的中国”多姿多彩向未来。

铁肩扛鼎,赤心筑梦,随着2025年春运即将落下帷幕,我们又一次见证了铁路部门在运力、服务、科技等多方面的重大突破与进步,彰显了“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使命担当,在保障春运人畅其流的同时,更让人们看到铁路为民生服务的坚定决心,绘就展现发展成就的平安春运长图。

文/罗含泊 李彩珍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