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开放原子大赛-石油软件赛项决赛在北京成功举办。大赛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袁士义、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合、欧洲科学院院士许进超等20余位专家组成评审团,从算法创新性、工程实用性等多维度综合评分。股份公司副总地质师兼勘探院党委书记李国欣,开放原子基金会理事长程晓明,勘探院执行董事、院长窦立荣,勘探院副院长吕伟峰参加会议。
开源孕育于软件,发展于数字经济,是开放、协同、共享的新型生产方式。本次大赛,来自12家单位的20余支优秀队伍围绕“超大规模多组分渗流全隐式模拟中的稀疏线性方程组求解”、“亿级以上网格油藏模型三维可视化”、“地质工程一体化不同数值模型网格单元系统精确快速转换算法”赛题,展开激烈角逐。
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选手们通过大屏生动直观展示算法设计思路,详细阐述程序优化方案;评审专家认真聆听、不时提问,与选手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答辩环节精彩异常,选手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回答问题巧思妙解,赢得了评审专家的认可与赞赏。
最终,百万级奖金的巅峰挑战赛“超大规模多组分渗流全隐式模拟中的稀疏线性方程组求解”由来自清华大学的“紫荆护卫队”获得一等奖。
实战挑战赛“亿级以上网格油藏模型三维可视化”由来自西安石油大学的“亿万富翁队”获得一等奖。
实战挑战赛“地质工程一体化不同数值模型网格单元系统精确快速转换算法”由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的“真心仿真队”获得一等奖。
勘探院执行董事、院长窦立荣做总结讲话,表示勘探院将进一步深化与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合作,共同打造油气行业开源社区,推动大赛成果转化为行业公共技术资产;通过“揭榜挂帅”持续征集全球研发力量,加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软件技术;以开源为抓手,推动中国石油自主工业软件从“工具替代”迈向“生态重构”,提升产业链韧性。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是中国石油响应国家开源战略的重要实践,进一步推动了开源创新在传统油气领域的深度应用,为中国石油履行“数智石油”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