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员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2025 年“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投资预计超 1300 亿元,这一消息犹如一颗投入湖面的巨石,在社会各界激起层层涟漪,让人们对长三角地区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巨额的建设投资,彰显的是国家对于区域协同发展的坚定决心。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加快“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无疑是为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注入新的发展动力。1300 亿元以上的投资,将化作一条条钢铁巨龙,穿梭于长三角的城市与乡村之间,不仅极大地提升区域内的交通便利性,更将重塑区域经济地理格局。
从交通层面来看,“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加快推进,将显著缩短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以往,城市间的通勤可能需要花费数小时,而轨道交通的完善,将实现城市间的快速直达,真正实现“同城化”效应。这不仅方便了居民的出行,让人们在工作、生活、休闲等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同时也为人才的流动提供了便利。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便捷的交通将吸引更多的人才在长三角地区自由流动,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在经济领域,轨道交通网络如同区域经济发展的“经络”,串联起长三角地区丰富的产业资源。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将因轨道交通的连接而实现更紧密的协作。以往因交通不便而难以实现的产业协同发展,如今将成为现实。例如,上海的金融、科技资源,与周边城市的制造业优势相结合,实现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优化升级,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此外,轨道交通建设本身也将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对于区域一体化而言,“轨道上的长三角”更是关键支撑。它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促进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城市间的要素流动更加顺畅,无论是资金、技术还是信息,都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实现高效配置。这种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有助于缩小区域内城市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共同繁荣。以教育和医疗资源为例,轨道交通的完善将使得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能够更便捷地辐射到周边地区,提升整个区域的公共服务水平。
在加快推进“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确保轨道交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采用绿色环保的建设技术和材料,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要注重运营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合理规划线路、优化运营时间,提高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让广大民众切实享受到轨道交通带来的便利。
“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加快推进,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 2025 年建设投资目标的逐步实现,我们有理由相信,长三角地区将在轨道的串联下,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满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