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公布2024年四季度保险业资金运用数据。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突破33万亿元,同比增长15.08%,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提升至7.21%。有行业分析师指出,险资稳健配置债券的同时,权益资产布局呈现新动向。在长端利率进入低位、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的背景下,保险资金正通过权益资产提升投资组合弹性。
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规模连续两年双位数增长。截至2024年末,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达33.26万亿元,同比增长15.08%,增速较2023年的11.1%进一步提高,同时已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行业收益水平显著提升。收益表现方面,险企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43%和7.21%,同比提升1.2个和4.0个百分点。东吴证券认为,综合收益率的大幅增长除受四季度股市反弹推动外,利率下行导致的债券账面价值重估亦贡献显著。
细分来看,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29.95万亿元,占总规模的90.1%,其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7.45%,股票投资同比增长28.29%;财产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2.22万亿元,股票投资同比增长28.22%,证券投资基金亦增长14.45%。
资产配置方面,债券配置占比突破50%,权益类资产迎来结构性调整。数据显示,全行业债券投资占比进一步提升,其中人身险公司债券持仓占比达50.26%,较年初上升4.3个百分点,余额超15万亿元。东吴证券分析师孙婷认为,低利率环境下,险企通过增配高评级债券锁定长期收益,同时规避权益市场波动风险。人身险公司通过50.3%的大规模债券持仓稳定收益基础,同时股票投资增长超28%,贡献弹性,凸显“稳中求进”策略。
股票配置保持稳定的同时,证券投资基金占比下滑显示权益类资产呈现分化。以人身险公司为例,基金配置比例较三季度减少0.5个百分点,至4.93%,行业分析认为,这显示了险资在股市反弹后选择阶段性兑现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也有部分险企选择积极加配银行股并举牌相关个股。香港联交所披露的资料显示,2月17日,平安人寿增持农业银行H股4772.3万股,平均每股作价4.5116港元,涉及资金2.15亿港元,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15.39亿股,持股比例由4.85%升至5%;2月20日,长城人寿增持中国水务H股200万股,平均每股作价5.1858港元,涉及资金1037.16万港元。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8200万股,持股比例由4.90%升至5.02%。
民生证券分析师张凯烽指出,险资近期密集加仓银行股并多次举牌,背后是高股息策略与会计准则优化的核心因素。张凯烽认为,当前险资加仓权益资产的动力来自三重因素,首先是长端利率低位运行,固收资产收益率承压,倒逼险资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收益;政策层面,监管层鼓励险资入市,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资金;会计准则优化因素上,IFRS9下高股息资产可通过FVOCI科目减少利润表波动,与险资“收益稳健”诉求高度契合。银行股兼具高分红、低估值、流动性强的特征,与保险资金风险偏好匹配,未来或持续成为险资增配方向。
总体来看,2024年四季度保险资金运用策略凸显“稳债券、优权益”的双主线逻辑。有行业分析认为,2025年保险板块“资负共振”逻辑有望持续,险资积极加配银行股并举牌相关个股,有望为投资端带来更多弹性。同时行业规模扩张与结构优化并行,长期储蓄型产品热销、经济复苏预期及政策引导成为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