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满洲里工业园区一家厂区里,一名社区民警拿着记录本,胸前别着签字笔准备例行检查时,刚进厂区大门,迎面走来的工人纷纷上前围住,“张警官来了哈,我想问问我身份证遗失了能不能补办?”“张警官我还想要一张你的名片给我朋友。”大家拉着张警官就像熟人唠嗑一样亲切自然。
2022年11月,27岁的张佳财被调往满洲里边境管理大队工业园区边境派出所成为一名从事社区警务工作的民警。每次谈到荣誉与付出。他总说“本职工作不值得称赞”,但只要聊到社区警务工作、辖区群众情况,就打开了他的话匣子,有问必答,如数家珍。
火眼金睛,他是穿梭在厂间里的“消防卫士”
工业园区边境派出所位于全国最大陆运口岸城市满洲里市边境经济合作区木材加工园区,在这里大量木材加工厂进行生产作业,防火便成为了张佳财社区警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杨师傅,这么多废木料堆在车间门口是很危险的,堵塞了消防通道,要划定合理区域存放!”木材厂内,张佳财正对着1号生产车间负责人老杨认真叮嘱道。随后,他又低下头在手中厚厚的本子上写写画画,仔细记录下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便后续开展隐患整改“回头看”。
为进一步保障企业生产的安全稳定,张佳财还积极将巡防与宣防相结合,在做好日常检查的基础上,向厂区负责人、员工发放安全生产倡议书、消防提示单,鼓励大家共同参与到企业消防安全工作中。2022年以来,张佳财针对所管辖区15家木材加工企业共计开展巡逻检查120余次、发放安全生产倡议书、消防提示单700余份。
释法说理,他是扎根在基层里的“调解能手”
“张警官提出来的办法确实不一样,一下子就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心悦养老院门口,负责人握着张佳财的手连连道谢。2024年初,该院多名老人报警称,对面国际物流园区进出拉货大车络绎不绝,晚上经常装卸货、鸣笛,导致老人根本无法休息,负责人私下联系国际物流园区主管协商也都未果,很是头疼。
初步了解情况后,张佳财立即联系双方负责人,分别进行商议劝导,在收集双方的问题及诉求的同时,寻找双方满意的最优解决方案。最终,他提出在国际物流院内划定远离养老院的合理区域进行货物拆卸,防止噪音扰民,帮助矛盾双方找出依法合规、情理相宜的解决办法,为这场“噪音风波”画上圆满句号。
“作为调和群众矛盾纠纷的中间人,我们每一个方案都应当有理有据、有法可依,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肯相信我们。”张佳财说。
随着张佳财在纠纷调解工作中越来越得心应手,2024年夏天,他又加入了所内成立的矛盾纠纷调解室队伍,正式服务于全辖区的疑难纠纷化解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参与调解矛盾纠纷60余起,其中包含重点疑难纠纷7起。
花式反诈,他是活跃在楼户里的“法治教官”
“接到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的来电,说你涉嫌洗钱,要求你转账,千万不能转,立即挂掉电话。”“收到短信,称投资有高额回报,有网站链接,千万不要点开。”这是张佳财和他率领的“蓝马甲”反诈宣传志愿服务队经常对辖区居民说的话。
“反诈宣传不能松懈,也不能停歇。”张佳财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2023年6月,张佳财组织辖区内务工工人,成立“蓝马甲”反诈宣传志愿服务队进行反诈宣传。“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需要全民参与,他们在辖区年头长、地熟、人熟、有热情,有他们的帮助,反诈工作开展顺畅多了。”张家财说道。目前,“蓝马甲”反诈宣传志愿服务队已吸纳140余人,实现所内辖区的全覆盖。
除此之外,张佳财还将反诈常识、案例等制作成PPT、寻找有关反诈电影、短视频用大屏幕进行滚动播出。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将诈骗犯罪的套路揭露得淋漓尽致。居民通过观看节目,既丰富了文化生活,又接受了教育,提高了警惕。
两年来,张佳财和“蓝马甲”反诈宣传志愿服务队累计帮助辖区群众止付15万余元,守住了群众的钱袋子,切实维护了辖区群众的财产安全。
“对于社区警务工作,我还算是个新人,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张佳财坦言道。使命在肩,步履不停,他在一遍遍走访检查中守好安全稳定、一次次纠纷调解中为群众排忧解难、在一张张反诈宣传单中描绘平安图景,从一名社区警务的“新人小白”,迅速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保卫一方平安。(冀朝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