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文艺工作者“文旅行动”,“福气之夜”激活八闽发展新引擎

来源:东方网    2025-02-26 10:09
来源: 东方网
2025-02-26 10: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近日,《2025福气之夜——百位文艺工作者文旅在行动》系列活动在福建省会福州盛大开幕。这场由海西传媒集团联合多方力量精心打造的文旅盛典,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福”文化为核心,汇聚百位文艺名家与产业翘楚,通过多元的艺术展演、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务实的产业对接等创新形式,深度探索文艺与地方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新时代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艺彩纷呈,“福”满榕城

“2025福气之夜”盛典作为本次系列活动的重头戏,活动现场星光熠熠,王祖蓝,龚俊,十个勤天,郭晋安,白凯南,黄晓明,谭晶,张绍刚,常思思,李维嘉,杜海涛,李艺彤,徐艺真,赵大牛,宋木子,合文俊,李飞,大锁,《燃烧的月亮》常驻嘉宾,《我的主场》篮球少年,奥运冠军刘璇,曲春雨,李雯雯,王涵等百位嘉宾齐聚一堂。文艺演出环节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福建地域特色。“恭喜发财”的歌舞表演热情洋溢,传递出浓浓的新春喜庆氛围;《戏曲串烧+变脸》节目则巧妙融合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精华与变脸艺术的神秘;《骁》等新国风节目则以现代化的艺术手法演绎传统文化,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创新活力与时代魅力。

除了精彩的文艺表演,本次活动还特别设置了交流互动环节,为文艺界和文旅产业界搭建了一个沟通对话的平台。文艺工作者、文旅产业专家、地方政府代表等各界人士济济一堂,共同探讨福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在交流中,与会嘉宾一致认为,福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文艺与文旅的深度融合,可以有效提升福建文旅的文化内涵和品牌形象,增强福建文旅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从而推动福建文旅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融合创新,“文”润八闽

在“福气之夜”系列活动期间,主办方精心策划组织了一系列文旅宣传推广活动,旨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传播,生动讲述福建故事,广泛传播福建声音,进一步提升福建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主办方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福建各地,用镜头记录下福建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美食文化、淳朴的民俗风情,以及日新月异的城乡发展新貌。这些宣传视频制作精良,内容生动形象,让福建的文化旅游资源得以更广泛地触达潜在游客,吸引更多人关注福建、了解福建、走进福建。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海西传媒集团充分展现了其作为“榕商回归”代表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近年来创作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作品,如福州城市迎宾曲《福》、文旅综艺《少年出游记》等。这些作品都巧妙地将传统的“福”文化与现代艺术表达形式相融合,既展现了闽都文化的古朴韵味,又注入了青春活力和时代气息,深受社会各界好评。“种下一个未来十个勤天演唱会”作为本次“福气之夜”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充分展现了文艺活动对文旅消费的强大拉动效应。演唱会吸引了大量年轻粉丝和观众慕名前来福州,为福州文旅市场带来了显著的消费增长。

引擎驱动,“旅”动经济

“福”文化是根植于福建人民心中的独特精神标识,承载着福建千年的文明积淀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深入挖掘和弘扬“福”文化,以“福”文化为引领,推动福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而本次“福气之夜”系列活动的成功策划和举办,正是福建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福”文化战略,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创新探索。活动以“福”文化为核心纽带,巧妙地将文艺创作与文旅消费场景有机结合,创新打造“福气+”的多元传播矩阵,有效提升了“福”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福建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力。

春节黄金周期间,福州市共开展各类线下促消费活动457场次,较2024年春节期间的369场次大幅增加,同比增长23.8%。通过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有效拉动节日消费额超过10.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春节期间的8.64亿元增长22.7%。《2025福气之夜——百位文艺工作者文旅在行动》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无疑为文艺赋能地方文旅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在文艺的有力赋能和创新驱动下,福建文旅产业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不断创新发展,迈向新的发展高度。从波澜壮阔的闽江之畔,到雄奇秀美的武夷山下,从充满历史韵味的福州古街,到充满现代活力的厦门海滨,福建的每一处风景都将因为文艺的深度融入而变得更加迷人,福建的每一个故事都将因为文艺的广泛传播而更加动人心弦。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