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为期 40 天的春运落下帷幕。这场全球瞩目的人口迁徙中,中国铁路以5.13亿人次旅客运送量、4.15亿吨货物吞吐量的历史性突破。钢铁动脉奔腾不息,将亿万家庭的团圆梦稳稳托起,更为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绘就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奋进图景。
科技赋能,织就春运 "高速网"。面对激增的客流压力,铁路部门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构建起更高效的运输网络。春运期间, 185组复兴号动车组的投用,使高铁网运力提升8.4%。12306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车票预售与候补数据,动态调整运力方案,单日售票量最高达 2162.6万张,候补兑现率提升至75.2%,实现了运力与需求的科学衔接。
服务升级,人文关怀温暖千万归程。从 "走得了" 到 "走得好",铁路服务正经历着质的飞跃。全国 120个车站实现便捷换乘,32个站点推行地铁免安检,动车组 "静音车厢" 扩展至 99 列,互联网订餐覆盖89个车站。在2025年春运的归途上,G1605次列车将非遗文化融入旅途,以人文关怀为纽带,为乘客打造了兼具文化温度与出行品质的“移动盛宴”……宝成铁路上,6063次 "公益慢火车" 二十载风雨无阻,承载着山民的希望与游子的乡愁……这些细节,让冰冷的钢轨有了温度,让奔波的旅程充满温情。
货运保供,钢铁动脉拉动经济前行。在客运创造历史的同时,铁路货运同样交出亮眼答卷。国家铁路日均装车17.16万车,371家电厂存煤可耗天数稳定在20天以上,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中欧班列开行 3230 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货物10.3万标箱,中老铁路发送跨境货物64.2万吨,一列列钢铁巨兽不仅连通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更成为 "一带一路" 倡议的实践样本。当万吨煤列在大秦铁路昼夜驰骋,当精密仪器搭乘中欧班列远销海外,铁路货运正以强劲动能推动着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
2025 年铁路春运的圆满收官,是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当 "八纵八横" 高铁网越织越密,当 "一带一路" 倡议深入推进,中国铁路正以科技为翼、以服务为魂、以责任为基,在现代化征程上阔步前行。这场春运大考,既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新征程的起点。(张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