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赋能奏响京津冀协同发展新乐章

来源:东方网    2025-02-28 12:01
来源: 东方网
2025-02-28 12: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采访人员从2月20日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11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京津冀交通协同管理水平和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三地交通运输部门签订6项合作协议,联合发文12项,破除一批体制机制障碍,交通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拓展。

铁路极大地提升了京津冀地区交通的便捷性,让“天涯若比邻” 成为现实。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京津冀区域营运性铁路总里程达10848公里,1至1.5小时交通圈加速形成。像京唐城际铁路,自2022年12月30日开通运营以来,串联起北京、廊坊、天津、唐山等地,沿线旅客切实享受到了“轨道上的京津冀”带来的出行红利。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更是为两地及沿线人民开启了美好的双城生活,目前日均运送量8万人次,节假日期间日运送量超16万人次,实现铁路出行公交化。交通便捷性的提升,不仅方便了居民日常出行,更重要的是,为区域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清除了障碍。

便捷交通有力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但过去由于交通等因素限制,产业协同存在诸多阻碍。如今,随着铁路网络的加密,区域间产业转移、产业互补的空间更加广阔。例如,京唐智慧港凭借距离京唐城际铁路唐山西站较近的交通优势,吸引了众多北京企业落户。北京双泰气动设备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自搬迁至此,办公面积和生产占地大幅增加,产能翻倍,还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申请多项专利。河北第六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也因便捷的高铁交通,将子公司设立在京唐智慧港,利用北京的科技人才优势进行研发,借助当地的制造业优势开展生产。铁路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了坚实支撑,优化了区域产业布局,促进了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助力京津冀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铁路促进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但以往分散的景区因交通不便,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如今,一趟趟高铁列车将分散的旅游景区串珠成链,打造出快旅慢游的快乐旅程。从北京出发,1至 1.5小时内,游客能到天津听相声、赶海,能到张家口户外骑行、草原骑马,能到保定品尝特色美食。2024年暑期,京津冀高铁圈旅客流动频繁,同程旅行平台火车票预订热度环比上涨 16%,“高铁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25%。像唐山宴,因京唐城际铁路开通,北京游客同比增长20% 以上。崇礼翠云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借助高铁,客源市场不断拓宽,客流量猛增,带动了当地“吃”“住”等配套产业发展。高铁让京津冀三地的文旅资源得到更充分整合与开发,促进了文旅产业的繁荣。

展望未来,随着雄安新区建设的推进,以及更多铁路项目的规划与实施,铁路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持续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京津冀奏响协同发展的激昂新乐章,向着实现更高质量、更具活力的协同发展目标大步迈进。(刘欢)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