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创新居家护理“定制菜单”开启离休干部“幸福密码”

来源:东方网    2025-02-28 09:41
来源: 东方网
2025-02-28 09: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针对离休干部群体全面进入“三高期”,普遍存在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就医困难的问题,宜宾市积极探索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新路径,为离休干部量身定制“菜单式”居家护理延伸服务项目,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确保离休干部能够安享幸福晚年生活。

一、精准摸底,需求“清单化”管理

一是建立动态清单。依托离休干部信息数据库和“一人一策”精准服务台账,对每位离休干部实现精细化管理。通过上门走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及时收集离休干部在理论学习、日常照顾、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形成动态清单,确保情况精准。二是建立服务清单。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对需求信息进行细致分类梳理,为后续服务提供明确的方向和依据。针对老同志总体需求情况,与涉老服务机构细化出居家环境健康管理、专业医疗、专业护理、心理慰藉等四大类共55项居家护理服务清单,全方位满足离休干部的多元化需求。三是建立需求清单。离休干部根据自身情况,可从四个大类别中分别选取四个小项作为具体服务项目,如床旁彩超、血糖监测、偏瘫肢体训练、失能助浴、沟通疏导、读报聊天等项目。由工作人员对需求信息进行汇总,形成具体需求清单,做到供需精准对接。

二、按需定供,服务“菜单化”供给

一是按需“点单”。积极争取卫生健康、民政部门支持,与市级干保医院密切合作,整合优势医护资源精准服务离休干部。委托医院组建专业医护团队,根据每名离休干部需求清单,“一对一”制定个性化专项服务方案,为离休干部提供全方位、个性化、亲情化服务。二是全额“买单”。与合作的市级干保医院签订《居家护理延伸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收费等,按每人每年实际服务次数支付费用,由老干部局全额购买社会化服务,确保服务质量。三是精准“派单”。对居住市内的离休干部每月开展1次、居住市外的离休干部每季度开展1次上门居家护理服务,明确每次服务不少于2名医护人员,服务时长不低于90分钟。在服务中,不仅关心身体健康,更关注心理健康,不仅开展医疗护理服务,还开展政策解读服务,以满足离休干部多元化需求。

三、同向发力,质量“验单式”保障

一是全程指导“用单”,当好指导员。老干部局加强与医护团队的日常沟通联系,通过定期召开协调会、交流工作经验等方式,总结阶段经验、分析具体情况,积极介入指导,避免“一购了之”的现象发生,确保服务工作顺利推进。二是优化服务“跟单”,当好服务员。委托医护团队同步收集了解离休干部在其他方面的困难和需求,动态反馈老干部局汇总梳理,针对性研究解决方法。用好用够政策,在政策范围内,从快从优予以协调解决,用心用情为离休干部办实事、解难事。居家护理延伸服务工作开展以来,已上门服务离休干部208人次。三是定期测评“验单”,当好裁判员。坚持每月回访收集意见建议,严格审核上门服务人数及服务项目内容,采取灵活方式开展满意度测评,将测评结果及时反馈至医护团队,督促其针对存在问题及时完善,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发挥好离休干部和医护团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