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邹平市孙镇:多举措增进老年民生福祉 绘就“老有所养”幸福底色

来源:东方网    2025-02-28 09:33
来源: 东方网
2025-02-28 09: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近年来,滨州邹平市孙镇紧扣打造高品质养老主题,靠前站位、主动作为,在敬老院、“孝善食堂”、为老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品质,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落到实处,托起辖区老人稳稳的幸福。

安心:敬老院守护银龄健康,让老人老有所养。 针对传统公办养老院适老性设计滞后、服务理念不足、管理模式落后等弊端,孙镇人民政府通过引入第三方公建民营模式,进一步推进孙镇敬老院养老服务升级。目前,邹平市孙镇敬老院建筑面积2357平方米,共有床位100余张,有专职的服务工作人员,24小时全方位服务和护理。孙镇敬老院为了保证老人的食品安全与质量,提前公布一周内准备的营养食谱,荤素搭配适时调整。同时还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营养需求,准备高血压饮食、糖尿病饮食、流食、半流食等个性化特殊食材,以确保老人吃得健康、安全。

敬老爱老,善德之始。孙镇敬老院秉持着"替天下儿女行孝,为社会家庭分忧”思想观念,把“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制定了老年活动服务标准化、人性化的各项管理制度,培养了一批爱心、耐心、细心、真心、有责任心的护理团队。护理团队白天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晚上陪老人谈心聊天,排解老人的孤单。除此之外,孙镇敬老院在传统敬老院的服务项目上又增加了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援助、残疾人就业等服务项目,在养老院举办节日活动、戏曲文艺活动、生日会等,既增添了老人之间互动的乐趣也能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今年年初开展的“欢度春节”活动中,大家一起唱歌、听戏、吃水饺,场面其乐融融,孤寡老人孙大爷感慨地说:“以前一个人在家,好久没这么热闹了,养老院里真有家的感觉,我住得特别安心!”

舒心:“孝善食堂”解决吃饭难题,让老人老有所依。 吃饭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孙镇目前共有11家“孝善食堂”投入运营。“孝善食堂”是孙镇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民心工程”,致力解决农村空巢、困难、失独、高龄老人“用餐难”问题。每到饭点,全村志愿者、老人们就会在“孝善食堂”里欢聚一堂。“我没啥爱好,就喜欢和老伙计们一起拉拉呱,食堂饭菜又干净又实惠,吃得舒服又开心。”党里村李大爷一边吃着可口的饭菜,一边开心地说。

“孝善食堂”是孙镇重点打造的为老服务品牌项目之一,同时也是积极探索乡风文明与基层治理相结合的新形式、新路径,在辖区内营造出感恩、向善、孝亲、敬老的新风尚、新实践、新成效,努力打造“孝善食堂”“社会义剪”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为老服务品牌。自张家村、王伍东村、前刘村、时家村、怀家村、党里村等十余个村的“孝善食堂”建成使用以来,不仅为村内老年人提供了温馨的就餐场所,同时也成为他们休闲娱乐、谈心交流的好去处,更成为村内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文化阵地,让老人吃得放心、吃得舒心,真正实现“老有所依”。

开心:“为老”志愿服务点亮幸福晚年,让老人老有所乐。 近年来,孙镇以高龄、失能、失独、独居、空巢等老年人为志愿服务对象,全力打造“为老”志愿服务品牌,精心选取为老志愿服务项目,推进“为老”志愿服务走深走实。孙镇“为老”志愿服务队伍目前注册志愿者200余位,主要是由孙镇妇联团委、社工及热心群众共同组成。“为老”志愿服务队伍会定期上门按需开展服务,服务内容会更加完善,服务形式会更加多样。现有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定岗定责,职责到人,这也为进一步打造孙镇“为老”志愿服务项目奠定了良好基础。服务队积极召集爱心企业、孝老爱亲人士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进行募捐,捐赠资金主要用于为老人代购生活物资,节日期间购买慰问品、温暖大礼包等。

孙镇“为老”志愿服务队伍以村庄或各类养老机构开设的“孝善食堂”、敬老院为阵地,开展物资捐助、爱心帮厨、餐前宣讲、上门理发等志愿服务;关爱老年人身体健康,为老年人提供疾病预防、义诊查体、用药指导、养生保健等医疗指导和服务;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志愿者为老年人家庭或养老机构打扫庭院、清除垃圾、绿化美化等,创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邀请文艺志愿者在敬老院组织开展戏曲、宣讲等下基层活动,丰富活跃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让老人笑口常开,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孙镇通过民生项目落实和志愿服务相结合,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美满的晚年,将“最美夕阳红”的美好图景在孙镇铺展开来!(孙梦婷)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