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擂响战鼓。备受瞩目的第五届“闽乐芳华杯”民族器乐大赛于2025年3月1日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大赛不仅承载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国乐精粹的重要使命,更在赛事规模、赛制设置、参赛阵容及影响力等方面全面升级,旨在深度挖掘并培育民族器乐人才,为广大民乐爱好者搭建一个高规格、高水平的竞技与交流平台。赛事深耕福建,辐射台湾,走向全国,迈向海丝,为民乐新星的崛起吹响“集结号”,为中华民乐的辉煌未来奏响“奋进曲”。
》》 影响广泛,吸引全国 100多个城市参与
作为国内民族器乐领域的重要赛事,“闽乐芳华杯”由福建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和厦门大美云集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提供指导,并得到了各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及国内外多家知名音乐学府和文化机构的鼎力支持。赛事立足福建,辐射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自2020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四届,吸引了近万名民乐爱好者参赛,线上投票人数接近百万,参赛选手遍布包括台港澳地区在内的全国100多个城市,以及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四届赛事的成功举办,使“闽乐芳华杯”已成为权威、专业、知名的品牌赛事,为提升民众艺术素养、激发民乐创新活力、促进民乐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 创新升级, 新一届赛事 呈现四大亮点
据赛事组委会负责人、福建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赵亮会长介绍,本届大赛在赛制和赛事组织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增设非遗民乐赛项,旨在充分展示福建特色非遗民乐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二是升级专家顾问团,邀请更多海内外重量级艺术专家及音乐学院教授加入,共同制定大赛评审标准和流程;三是开辟台港澳及海外选手专属报名通道,设立专属报名平台,优化报名流程,吸引更多境外选手参与;四是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包括民乐大师讲坛、福建民乐公益行、民乐教育“山海协作”等,旨在分享艺术经验、提升民乐教育水平,并将民乐文化带到基层社区、学校、养老院等地。
》》 未来 展望:深耕 福建 ,走向全国,迈向海丝
赵亮会长表示,随着新一届“闽乐芳华杯”的全面升级,期待这场民乐盛宴能够激发更多人对民乐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闽乐芳华杯”民族器乐大赛多年来为福建民乐教育普及、民乐人才培养和民乐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闽乐芳华杯”将继续深耕福建,走向全国,迈向海丝。大赛将积极邀请国内外音乐家共同参与民乐创作和演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进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为中国民乐开拓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为中华文化的复兴贡献力量。
》》两岸名家寄语:让中华文化绽放璀璨光芒
高校著名教授黄忠钊:希望选手勇于尝试和创新
参与此前四届赛事评审工作的国内知名民乐艺术家、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原副院长黄忠钊教授表示,中国民乐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中。“闽乐芳华杯”历经四载春秋,已经成为推动民乐发展传承的重要平台。他寄语即将参加第五届“闽乐芳华杯”的全国各地民乐爱好者,要保持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不断锤炼自己的技艺和修养,为民乐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参赛选手不仅要精通传统曲目,还要勇于尝试和创新,将民乐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著名指挥兼作曲家杨春林:拥抱新技术推动民乐“现代化”
新一届赛事的创新精神,也得到了中国著名指挥兼作曲家、中国东方歌舞团国家一级指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杨春林老师的高度认可和支持。他表示,新一届赛事将传统民乐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更加符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在保持民乐传统精髓的同时,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和表演形式,有助于吸引更多年轻听众,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他希望“闽乐芳华杯”能够进一步积极拥抱新技术、融合新技术,如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推动民乐艺术的现代化和普及化,见证更多民乐新星的崛起,为中国民乐事业的繁荣发展吹响“冲锋号”。
台湾著名指挥家陈志昇:以乐搭桥,为两岸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
来自宝岛的台湾小巨人丝竹乐团音乐总监、京华萃韵民族管弦乐团音乐总监陈志昇老师表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和心灵根脉,文化认同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闽乐芳华杯”已经成为台湾民乐从业者和爱好者展示风采和技艺的重要舞台,搭建起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两岸民众在民乐领域的互动与合作。这种交流有助于增进两岸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激发两岸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增进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和心灵契合。他希望能够“闽乐芳华”杯能够尽早“入岛”,引入台湾举办,向台湾民众展示大陆在民乐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创新发展,为两岸文化交流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共同推动中华民乐创新与发展,让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作者 钟瑞坤、黄春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