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三”举措让党员电化教育提味增鲜

来源:东方网    2025-03-04 11:08
来源: 东方网
2025-03-04 11: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虎林市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把党员电化教育作为党员教育重要载体、关键手段,不断提高党员教育工作信息化、科学化水平。

1.“三化”赋能,推动远程教育全覆盖。坚持将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作为拓宽全市党员培训的重要阵地,坚持“建是基础,管是关键,用是目的”的原则,使“站点”成为吸引党员、凝聚人心、助力发展的“强力磁场”。一是 夯实基础,推进 站点 建设 标准化 通过“市级财政投一点、党建经费拨一点、乡镇(村屯)筹一点”方式,五年整合资金40余万元,完善各远教站点设备配置,截至目前,全市110个远教站点全部配备投影仪、摄像头、电脑等必要设备。开展村级远教站点硬件升级改造工程,每年从党建经费中划拨专项经费用于远教站点维护,有力保障远教站点设备优良、可靠、随时可用。二是严格 管理,推进 站点 运行 规范化 将各远教终端站点设备配备、学习开展、网费补贴等工作,纳入全市党建重点任务清单,通过不定期抽查、考核打分等方式,对站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反馈整改,确保站点管理运行规范。三是 创新手段,推进站点学习 灵活化 制发村级站点《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学习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建立学用档案,每次学习后各站点按要求做好学习记录、附上学习照片,使站点运行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长效管理。

2.“三从”并举,打造精品党员电教片。聚焦选题调研、拍摄制播、成果转化“三个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打造一批走心、赏心、入心的党员电视教育片,为党员教育注入“源头活水”。一是 从严选题策划,把准作品方向。 坚持镜头“向下”,聚焦党的理论方针、组织工作需要、中心工作任务等内容,经常深入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基层一线,开展党员教育片需求调研,建立制片选题素材库。邀请专家对资源库审核把关,敲定拍摄主题、内容和形式,确保党员教育片主题正、形式活、内容实,经得起党员群众检验。二是 从实拍摄制片,强化作品品质。 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不断传承工匠精神,围绕既定选题,早谋划、早动手,提前组织拍摄团队深入基层一线,广泛收集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各类素材,采取面对面访谈相关人物、实地走访红色历史遗址、先进事迹发生地等方式,为后期高质量制作做好资源储备。三是 从细学用转化,提升作品实效 抓好针对性学习,利用各类党员干部培训班,播放获奖教育片,使得党员教育片成为党员教育的重要载体。组织开展优秀党员教育片网络展播,打破时间、空间以及个体差异限制,实现党员随时随地观看学习、交流讨论观后心得,激发基层党组织参与制作党员教育电视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三明”联动,推动党课活动提质效。聚焦“党课开讲啦”活动主题主线,突出“实而鲜”“红而专”“新而活”三个方面,推动“党课开讲啦”走“新”更入“心”。一是突出 实而鲜 ,明确 讲什么 坚持“不偏主题、贴近实际”原则,精心谋划党课内容,确保党课有滋有味。本着“干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原则,为各级党组织提供“点单”式送课服务,切实满足基层党员学习需求。二是突出 红而专 ,明确 谁来讲 把“党课开讲啦”作为党组织书记提升素养、锻炼能力的主平台,明确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党课开讲啦”活动第一责任人,扎实开展“党课下基层”活动,基层党组织书记根据单位、部门以及各村(社区)实际情况给所在党组织党员讲党课千余场,受众近2万人次。三是突出 新而活 ,明确 怎么讲 聚焦虎林红色故事、乡村振兴事迹、典型人物事例等方面,拍摄精品党课20余部。充分利用互联网、融媒体等先进技术,实施“党课+互联网”教学模式,通过户外屏幕、车间电视等载体,将党课搬进党群服务中心、工厂车间、田间地头等生产生活一线,打造“行走的党课”。

作者:虎林市委组织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