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兰亭奖:让书法艺术在承接有序中更加灿烂辉煌

来源:东方网    2025-03-04 14:41
来源: 东方网
2025-03-04 14: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练书法的人,几乎都临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它代表着书法的最高境界,中国书法兰亭奖也正由此得名。很多书法家都是通过这一奖项让大众熟知、被大众喜欢。”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说。

中国书法兰亭奖创办于2001年,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每三年举办一届活动,也是授予在书法艺术创作、理论研究等领域有重大成就和突出贡献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的最高奖项和最高荣誉。

“20多年来,‘兰亭奖’评审经过多次改革,获奖、入选作品基本代表了当下书法创作的实际水平与艺术高度,体现了对书法传统经典的深入继承与创新探索,反映了当代书法家的艺术观念与‘审美风尚’。”孙晓云介绍道,“不可否认,兰亭奖在推精品、推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成为推动中国书法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

书法是一个特殊的艺术门类,它承载着我们的文明与文化,我们的思想、情感及审美,都在这一笔一划当中得以表达。孙晓云认为,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关系到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中国历史的解读。“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实际上是由汉文字作为强韧的纽带来维系的,而汉文字又要靠我们一代一代人来传承发展。因此这不仅是书法艺术的问题,更是中华文明传续的问题。”

如今,虽然现代人早已习惯了用手机、电脑等线上渠道交流,但书法艺术依然有着广阔的受众基础,例如在今年的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期间,中国美术馆外的观展队伍拐了几个弯,几乎要排到马路对面。“‘字如其人’,字是人学识功力的客观呈现,更是人性情、修养的无意识流露与体现。”孙晓云表示,“我亲眼目睹生活中越来越多年轻人喜爱书法,家长带着孩子、老师带着学生去观看各种书法展览,这是很有意义的。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拿起笔来进行书法实践,了解汉字的魅力,让它成为一种时代风尚,更让它展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成为我们当代中国人不可替代的精神家园。”

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高速发展,也让当代人的学习越来越便捷、深入,在孙晓云看来,多种多样的传播方式,对书法艺术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书法家们还应顺应时代、勉力进取,继承与弘扬中国几千年传统的书法艺术。“就像我当年在兰亭奖获奖词中所说,‘欣喜之余,当不容懈怠,以传承中华传统书法为己任,努力做人民大众喜爱的艺术家’,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下一代承接有序,更加灿烂辉煌。”

(光张玉梅、许馨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