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到厂门口”,便捷出行超给力。“以前也坐过大巴,十几个小时的车程,大人小孩都比较难熬。现在好了,坐动车专列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点对点很方便。”来自隆安县屏山乡的务工人员李家义的这番话,道出了众多乘坐务工专列人员的心声。以往乘坐大巴,漫长的路途不仅消耗体力,还可能因路途颠簸、换乘等问题,给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国铁南广高铁开通以来,广西赴粤务工群体年均增长,以往春节后返工的高速“摩托大军”现象逐步消失,道路交通事故率明显下降。务工专列开行的背后,是铁路部门与当地人社局紧密协作,精准了解返岗务工人员乘车需求,及时做好运力申请、车票发售,设立专门候车区等措施实施,实现“一站式”运输,大大提升了务工返岗的体验感,也为他们新一年的工作开了个好头。
“贴心服务暖人心”,小举措里大民生。在开行务工专列服务上,国铁南宁局加大与地方人社局联动力度,让务工专列从临时应急措施升级为常态化服务,使乘坐定点专列的务工群体,劳动合同签订率大大高出市场平均水平。此外,南宁车务段来宾北站“刘三姐·石榴籽”班组工作人员在候车室准备了茶叶、热水以及应急针线等,满足旅客个性化需求;百色车务段兴义站也开辟了绿色进站通道,加强旅客候乘车引导。一杯热茶,能驱散冬日的寒冷;一条绿色通道,能让他们的出行更加顺畅;一根针线,或许就能解决燃眉之急,这些细微之处的服务,传递出的是铁路对务工人员的尊重与关爱,让他们在返岗的途中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唱响“流动就业服务中心”务工专列上的高质量服务之歌。
“助力乡村振兴忙”,运输保障有力量。务工专列的开行,对于助力乡村振兴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以隆安县为例,每年有7万余人到广州务工。这些外出务工人员通过辛勤劳动,增加了家庭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而务工专列保障了他们能够顺利返岗,稳定就业,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值得一提的是,在赴粤务工专列的群体中,大部分掌握着建筑装修、机械操作等专业技能,统计显示,近年来广西在粤务工人员带回的技术转化项目超过200个,带动家乡特色产业升级的资金规模不断突破,务工专列逐渐变成了“技能专列”“创业专列”,农民工不再是单向度的劳动力输出,而是带着城市经验反哺乡村的“新乡贤”。务工专列的开行,为乡村振兴搭建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让更多的乡村百姓能够共享发展成果,走向富裕之路。
务工专列,承载着务工人员的梦想与希望,也见证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它以便捷的出行、贴心的服务和强大的助力,为务工人员铺就了一条温暖、顺畅的返岗之路。这趟开往春天的列车,正在发展的快轨上鸣响新时代的汽笛。(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