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广西鸿谊新材料有限公司会议室内座无虚席,40余名一线员工正紧盯投影屏幕。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谢波指着PPT上的事故现场照片说道:“这场火灾事故的源头仅是一段裸露在外的电线……”随着讲解深入,台下传来阵阵笔尖摩擦纸页的沙沙声。这场由钦州市人社局组织的“靶向式”工伤预防培训,正以扎实的理论知识和鲜活的案例剖析筑牢企业安全防线。
作为钦州石化产业园的重点企业,广西鸿谊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涉及危化品存储、高温高压设备操作、货物运输等高风险环节。培训现场,专家讲师充分分析企业工伤高发的作业环节、事故类型和伤害表现等,引入典型的案例、视频等,细致讲解火灾、触电、车辆伤害等事故的预防措施。
理论教学中穿插的互动环节掀起小高潮。“谁知道什么叫心肺复苏术?”面对专家的提问,一名员工回答道:“这是一种急救方法,主要是通过做人工呼吸对心脏骤停人员采取急救措施!”“答对了一半,但心肺复苏术绝不只是人工呼吸这一个行动,而是一整套规范、完整的急救措施。”谢老师依据流程示意图,逐一拆解心肺复苏的急救流程,介绍每一项操作的重点和注意事项。在专家的示范下,学员们相继学习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止血包扎等急救技巧。“清晰易懂、易上手,一堂课就学会了这么多事故预防和急救的‘门道’。”不少员工感慨道。
在开展定制化培训前,工伤预防专家还于今年2月对广西鸿谊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了全方位的“隐患诊断”。“我们像‘体检医生’一样走进企业一线,通过跟班作业、设备检测、访谈问卷等方式全面‘扫描’风险点。”工伤预防专家介绍通过调研判断,专家全面掌握了企业在工伤预防和安全管理方面的漏洞风险,并获取了一线员工的实际需求,以此明确培训方向和重点,确保工伤预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工伤预防不是‘大水漫灌’,而要‘精准滴灌’。不只是培训,‘精准’体现在工伤预防工作的全环节和流程。”钦州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工伤预防工作开展以来,市人社局依托专业团队和专业技术,坚持“一企一策”“一业一策”原则,面向重点企业深入实施“调研-培训-回访”的精准治理工作,帮助企业查漏洞、找隐患,为员工培养树牢工伤预防意识。截至目前,专家团队已为辖区内20家重点企业识别各类工伤风险隐患470余项,为870余名一线员工送上了工伤预防知识和技能。